患儿某,男,13岁。初诊日期:2016年9月22日。
主诉:头晕反复发作6月余。患者晨起头晕,呈昏沉
感,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不适,精神可,注意力
欠集中,胆小易惊不明显,情绪调,纳寐可,二便调。
舌淡,苔白,脉细略数。
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心脾两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止晕。
处方:黄芪15g,党参10g,生白术10g,法半夏10g,枳实10g,当归10g,五味子10g,龙眼肉15g,制远志6g,石菖蒲6g,炒枣仁15g,生牡蛎(先煎)30g。14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
温服二诊(2016年10月20日):精神可。服药后感夜寐
安。偶有晨起头晕,注意力欠集中,胆小易惊不显,
神疲乏力,情绪调。纳呆,口酸口苦,二便调。舌淡,
苔白根后,脉细数。处方:黄芪15g,党参10g,生白术
10g,仙鹤草15g,法半夏10g,枳实10g,当归7g,五味
子10g,龙眼肉15g,石菖蒲10g,郁金7g,制远志10g,
生牡蛎15g,山楂15g,炒枣仁15g。14剂,煎服同前。
三诊(2016年11月10日):体重增,面白。头晕已
无,胆小易惊不显,注意力欠集中,纳寐可,二便调,
口中和。舌淡胖,苔根腻微黄,脉弦数。处方:黄芪
15g,党参15g,生白术10g,仙鹤草15g,法半夏10g,枳
实10g,当归10g,五味子10g,龙眼肉15g,石菖蒲10g,
郁金7g,远志10g,生龙骨(先煎)15g,生牡蛎(先煎)15g,
茯神15g,山楂15g。14剂,煎服同前。随访1个月,头晕
未发作,诸症好转。
按:患儿脾胃较虚,加之父母宠溺子女,过多进
食肥甘厚味,脾胃运化失常,滋生痰湿,气血乏源,水
谷精气不能上呈头部以致眩晕发作,内生之痰湿阻滞
经脉加重病情,心神失养而见注意力不集中,故辨证
为“心脾两虚”,予以归脾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健
脾益气,以复脾之功能,炒枣仁补养心肝之血以安神,
当归、龙眼肉养血补心,制远志、石菖蒲辛开清窍,以
祛头部之痰湿,给痰湿以出路;配合辛味药之法半夏、
枳实以燥湿化痰,辅以咸之牡蛎以软化痰痞加强祛痰
之功效。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子宫内膜异位症验方_丁启后
经前期综合征验方_丁启后
经前期综合征验方_丁启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