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验方

患者,男,58岁,2018年3月9日初诊。患者既往有慢

性乙型肝炎病史10年,3个月前因右上腹疼痛,伴全身乏

力、消瘦而在外院就诊。外院查B超:右肝实质性占位,CT

检查示:肝右叶外段及内缘结节占位病变,分别为6.0cm×

5.8cm、5.1cm×4.7cm、2.3cm×2.4cm大小,增强扫描见强

化,考虑原发性肝癌。血清甲胎蛋白(AFP)360.63ng/ml,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83U/L,白蛋白(ALB)30g/L,总胆红素20μmol/L,凝血酶

原时间18s,Child-Pugh分级为A级,外院行TACE术2次,

术后查AFP91.53ng/ml。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故求治于刘老。

刻诊:右上腹隐痛,伴结块,全身乏力,形体消瘦,纳呆食少,舌红少津,脉弦细。

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

中医诊断:肝积,肝郁脾虚、瘀毒胶结证。

治以疏肝健脾,化瘀解毒。

以参楼扶正解毒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党参30g,白术30g,石斛20g,砂仁10g,山药30g,八月札30g,薏苡仁30g,叶下珠30g,白花蛇舌草15g,臭牡丹15g,生大黄5g,炒麦芽15g,鸡内金10g,焦山楂15g,延胡索25g。28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4月9日

二诊:患者诸症减轻,精神稍好转,食纳尚可,偶有右上腹隐痛。守方去石斛,加虫10g,莪术10g。28剂,每天1剂,

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5月9日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除,无明显不适。复查CT示:肝右叶外段及内缘病灶明显缩小,分别为3.0cm×3.8cm、2.1cm×3.3cm、1.2cm×0.9cm

大小,AFP20.12ng/ml,肝功能正常。6月10日随访,患者症状基本消除,已无特别不适。

在二诊方基础上去延胡索,白花蛇舌草、臭牡丹增至30g,继服28剂以巩固疗效。嘱患者养生调摄,以防复发;多食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忌食生冷油腻及硬性食物,忌用损害肝肾功能及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加强心理调摄,保持心情开朗;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按语:本例为老年肝癌患者,虽经TACE治疗,但因体质虚弱,术后不适。中医辨证该患者为TACE治疗后,阴津耗损,脾胃受伤,瘀热毒邪胶结于内,刘老认为“养正积自除”“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治疗重在调补脾胃气阴,佐以抗癌药物,缓缓图之。处方予参楼扶正解毒汤加减。初诊时因患者脾胃气阴亏虚,故去攻毒峻猛之重楼,予以黄

芪、党参、白术、石斛、砂仁、山药益气健脾养阴;八月札、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臭牡丹、叶下珠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且叶下珠对乙型肝炎具有确切的抗病毒作用;山楂、麦芽、鸡内金等助化之品,改善食纳,助药物吸收。再加延胡索理气止痛。全方扶正驱邪,攻补兼施,使气阴得复,邪有出路。二诊患者脾胃气阴恢复,但偶有隐痛,为瘀毒留滞,当扶正与驱邪并重,故在前方基础上加虫、莪术活血化瘀,通则不痛。三诊患者病情基本控制,故加大白花蛇舌草、臭牡丹用量,进一步驱除湿热毒邪,巩固疗效。


绝经综合征验方_丁启后
子宫内膜炎验方_丁启后
念珠菌阴道炎验方_丁启后
老年性阴道炎验方_丁启后
先兆流产验方_丁启后
先兆流产验方_丁启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