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性疾病,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女童性早熟的发病率为男童的4~5倍,已成为小儿妇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对儿童成年身高及心理行为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中医药具有不良反应相对少的特有优势,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采用中医药治疗。
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肾在女性生理病理变化中的独特地位及特点,发挥为“肾之三最”的观点。①肾生最先:肾为先天之本,由生最先称之为先天之精,胚胎形成之前肾精即存在,待出生之后在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最终成熟,所以说肾生最先。②肾足最迟:肾气需赖后天之精不断发育成熟来发挥其特定之生物功能。可见人从胚胎发育到出生后的数年中,由于肾气未盛,天癸未至,则不生欲念。肾精虽很早就存在于人体中,但肾气却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待二七之时方能充足,并在天癸的作用下,鼓动充实得太冲脉,出现月经,故说肾足最迟。③肾衰最早:主管性功能的“肾气”,与肾的其他功能相比衰退得最早。女子35岁以后肾气开始衰少,待至49岁左右肾气已经衰竭,天癸无继,冲任二脉得不到相应的阴血充实而出现绝经。
小儿肾生最先,也就是在天癸未至之时,主管性征的肾气并不充足,性生理状态应处在稳定状态,若过早的出现第二性征,如五六岁就出现乳房发育或有阴毛出现,或有不自主的性动作等,均属西医学的女婴性早熟。这种患儿的治疗用药应该是非常慎重的。若患儿年龄较小,苦寒药偏用一些寒水石、川柏等;若患儿已接近发育年龄段,这类药物则不常用,以免影响或损伤将要发育的肾气。青少年时期是女子生长发育初期,此时肾气尚未充实,其功能尚未稳定,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此时的治疗宜保护肾气、养益冲任,故在用药时要慎重,不可过早启动肾阳,违背了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影响其骨骼、身心的正常发育。
儿童性早熟诊断标准:
①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以前月经来潮。
②乳房与阴毛发育属TannerII至IV期。
③实验室检查血清FSH、LH、E2水平升高。
④骨龄大于实际年龄1岁以上。⑤B超见子宫和(或)卵巢增大,或有卵泡发育,且直径≥4mm。临床表现多有形体偏胖,乳房发育,或月经来潮,怕热口渴,烦躁多汗,便秘,舌红绛或尖红,苔白,脉滑数或细滑数,辨证多为阴虚火旺。
【验案举隅】
孙某,女,8岁,2004年6月21日初诊。
主诉:双乳房发育半年。
现病史:双乳房发育半年,有乳核,有阴毛发育,阴道有分泌物,汗多,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纳可,大便略干。FSH8.5mIU/L,LH7.08mIU/L,E251.64pg/L。超声检查示子宫容积5.01mL,卵巢容积1.97mL,卵泡4.6mm。
证属阴虚火旺,治宜滋阴清热。
处方:地骨皮10g,旱莲草10g,寒水石10g,泽泻10g,莲子心3g,川柏6g。
每日1剂,水煎200mL,分2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月,每月随访1次,连续随访半年。用药期间不予其他中西药物。
二诊:治疗3个月后,阴道分泌物消失,乳房回缩,FSH3.35mIU/L,LH2.81mIU/L,E218.97pg/L,子宫容积2.81mL,卵巢容积1.21mL,疗效显著。
按语:女童性早熟是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的一种妇科内分泌疾病。其对女童成年身高及心理行为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西医学多以对抗过多的雌激素进行治疗。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对女性生长发育、生殖调节及衰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帝内经》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如果,女童在其青春发育前期,出现肾之阴阳失衡,肾阴相对不足,而出现阳热偏亢,导致发育提前萌动而出现“性早熟”,临床多表现为“阴虚火旺”的证候。
旱莲草酸甘寒,入肝、肾经,具有补肾滋阴、凉血止血之功,为君药。臣药用地骨皮,其性淡而寒,是治疗下焦肝肾虚火之良品,取“其热燔于内泻以甘寒”之意。寒水石唯系少用之品,然其归经于肺、胃、肾三经,加以其味咸,能入肾,可助君药清热以除下焦之火,调肝肾。莲子心味苦性寒,入心及心包经,功于清心去热,调和水火相济而安定血海。泽泻入肾与膀胱经,有渗湿泄热之效。全方共奏滋肾阴、泻火除热之功效。同时,在用药方面有如下特点:①不用“血分药”。②注意“肝肾”与“心肾”的关系,达到两个“水火济济”之效既治疗女童性早熟,又不使其发育延迟。
痢疾验方_徐经世
痢疾验方_徐经世
腹泻验方_刘志明
腹泻验方_刘志明
腹泻验方_刘志明
腹泻验方_刘志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