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赤芍9g,当归9g,柴胡9g,黄芩3g,黄连3g,肉桂6g,槟榔9g,木香9g,砂仁9g,五灵脂9g,诃子9g。
【功效】清热导滞,调气和血。
【主治】泄泻,属湿热内阻,气血不和者。症见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便下酸腐,胸闷,脘腹胀痛;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刘老认为,虽有“久泻无火”之论,但亦不可固执。肝脾久郁,湿热内生,以致气滞血瘀,故治宜清化肝脾湿热,兼以理气和血。投白芍汤以清利肠道湿滞、调理气血。并于原方去大黄、甘草,以防大黄泻下、甘草壅滞;加柴胡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生发阳气,《神农本草经》称其“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加五灵脂以理血;加砂仁以和胃;加诃子以涩肠止泻。临床虽应重视理论,但亦应联系实际,辨证论治。
【验案】洪某,男,56岁,1980年6月24日初诊。
患者腹痛、泄泻反复发作8年余,每次发作见左上腹隐痛,或阵发性剧痛,痛则必泻,一日数次。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皆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治疗数年,但未见好转,故求诊于刘老。就诊时患者诉: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一日数作,便下酸腐;胸闷,脘腹胀痛,胃纳减,嗳腐吞酸;精神萎靡;查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中医辨证:湿热内阻,气血不和。
治法:清热导滞,调气和血。
处方:白芍汤加减。赤芍9g,当归9g,柴胡9g,黄芩9g,黄连3g,肉桂6g,槟榔9g,木香9g,砂仁9g,五灵脂9g,诃子9g。5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6月29日二诊:腹胀疼痛减轻,大便成形,每H1次,食纳增;古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治法同前,上方化裁,服药2周泄泻未复作,诸症若失。
〔刘如秀,汪艳丽,刘志明.刘志明辨治慢性腹泻验案4则[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7):19-20〕
白血病验方_颜德馨
非霍奇金淋巴瘤验方_周仲瑛
淋巴瘤验方_周仲瑛
淋巴瘤验方_郭子光
多发性骨髓瘤验方_张镜人
多发性骨髓瘤验方_张镜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