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葛根15g,陈枳壳15g,陈皮10g,姜半夏12g,炒黄连3g,马齿苋15g,杏仁10g、桃仁10g,桔梗10g,首乌藤15g,佛手15g,姜竹茹10g,生甘草5g。
【功效】疏肝理脾,清热化湿。
【主治】痢疾,属肝郁脾虚,湿浊阻滞者。症见小腹坠痛,大便次数多、夹有黏液,伴肛门重坠;舌淡红、苔薄微黄,脉弦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徐老认为,大便增多、夹有黏液,肛门重坠;舌红、苔黄,为肝郁脾虚、湿热壅滞之象,投以葛枳二仁汤以升提醒脾、理气燥湿、宽肠导滞。对于既往有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其症状既似脾虚泄泻,又合里急后重的痢疾特征,其证实属脾虚湿滞、腑气失利的虚实夹杂证。故治不宜偏,既要健脾和胃,收敛止泻,又要化湿导滞,清理肠垢。若偏于收敛则邪留于内,若导滞过极又伤于脾胃,故自拟“葛枳二仁汤”。所取药物皆平和多效之品,兼顾升提醒脾、启发脾机,燥湿运脾、和胃培土,宽肠导滞、推陈出新,清热解毒、健脾消饥,理脾和胃、利湿止泻,全方升降有序,寒温得当,润燥适度,攻补兼施。
【验案】温某,女,46岁,2009年12月6日初诊。
患者4年前出现小腹坠痛,大便每日3-4次,夹有黏液,伴肛门重坠,无便血,肠镜检查提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时有胃脘牵及腰背疼痛,近1年咳嗽咳痰,活动气短;舌淡红、苔薄微黄,脉弦数。证属滞下,乃系肝郁脾虚、湿浊阻滞之象,宜疏肝理脾、清热化湿法为治,予自拟葛枳二仁汤加减。
处方:葛根15g,陈枳壳15g,陈皮10g,姜半夏12g,炒黄连3g,马齿苋15g,杏仁10g、桃仁10g,桔梗10g,首乌藤15g,佛手15g,姜竹茹10g,生甘草5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大便次数减少,每日1-2次,夹有黏冻样物,便前腹痛减轻,胃脘及腰背部未见疼痛,纳食可,眠安,小便黄;舌淡红、苔黄腻,脉弦。前法得效,拟守原法加减治之。处方:葛根25g,陈枳壳15g,广陈皮10g,姜半夏12g,炒黄连3g,马齿苋15g,杏仁10g、桃仁10g,炒白芍20g,蒲公英20g,炒薏苡仁30g,姜竹茹10g,生甘草5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服药后症情平稳,大便每日1-2次,时稀时干,大便黏液减少,便前腹痛明显减轻,体重增加,精神好转,余症如常,继守方前法调之。四诊:服前药旬日,大便已转为正常,唯饮食生冷或油腻之物后出现大便异常,他症皆可,服药月余,诸症已平,唯病证缠绵,容易复发,现予散剂,以缓调之。处方:田七粉60g,海螵蛸150g,白芨100g,薏苡仁300g,蒲公英200g,生白术150g,炒白芍200g,广陈皮100g。共研成细末,另用糯米粉600g与药末一起混勻,服用时,取2小勺放碗里,用开水调成糊状,空腹服下。
半年后复诊,其肠镜显示:全结肠及直肠未见明显异常。
〔徐经世,杏林拾穗——徐经世临证经验集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91一93〕
胰腺癌验方_周仲暎
胰腺癌验方_周仲瑛
胰腺癌验方_徐景藩
胰腺癌验方_徐经世
胰腺癌验方_徐经世
膀胱癌验方_朱良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