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瘀(冠心病心绞痛)
于某,男,75岁,2008年5月3日初诊。
主因“间断出现心前区疼痛半年有余”来诊,发作时伴有胸闷,气短,左背部不适,经休息或服药后好转,每次发作5~10分钟不等。近10日来症状呈加重趋势,发作较前频繁,且缓解所需时间较长,动则尤甚。纳可,但不敢多食,多食易诱发心绞痛,寐欠佳,二便可。舌淡暗,苔白,脉弱稍弦。查面白少华,精神欠佳。既往冠心病陈旧下壁心梗病史5年。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梗,心肌缺血。西药服用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片等。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处方:党参20g,麦冬10g,五味子5g,桂枝10g,丹参2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川芎10g,郁金10g,枳壳10g,元胡10g,地龙15g,甘草10g。7剂。水煎45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
二诊(5月10日):胸闷气短好转,偶有心前区疼痛,已不频繁,脉较前有力。原方继进7剂。
三诊(5月17日):诸症好转,已无心痛症状。舌暗改善,舌苔稍黄,脉有力。原方去桂枝、桃仁、红花。取14剂巩固疗效。
1个月后回访患者症状很好,可做适当运动。
按:面色少华,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脉弱,为气虚的表现。舌淡暗又为血瘀之征象。依据舌脉症可辨为气虚血瘀,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方中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川芎、丹参、元胡、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兼以止痛;郁金、枳壳调气行血;地龙化痰通络;脉弱稍弦为阳气不足,故加桂枝以温通心阳;又用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诊断明确,药对病证,一诊后患者症状改善。二诊又进7剂继续治疗。三诊时患者已无心痛症状,疗效甚好。因患者舌暗改善,故减活血药用量,去桃仁、红花。因患者舌苔稍黄,脉转有力,心阳已不虚,故去桂枝。又取14剂巩固疗效。
老年性膝关节病验方_石仰山
验方_石仰山
验方_石仰山
风湿性关节炎验方_刘志明
风湿性关节炎验方_刘志明
风湿性关节炎验方_刘志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