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虚馁,升降失司致胃缓(中度胃下垂)案
郭某,女,39岁,农民,1984年4月14日就诊。
初诊:夙患胃下垂,钡餐造影示:胃下垂4cm。平素大便干燥,坚结难解,三四日一行,常需服润肠通便药,停药复如故。近一年又增心下痞塞满闷不通,稍食难消化食物则痞塞满闷益甚,胃至脐下二指如索状微坚硬,嗳噫食臭,纳少,面色无华,头晕乏力,舌淡红,苔薄腻,脉弦弱细滑。
西医诊断:中度胃下垂。
中医诊断:胃缓。
证属:胃气虚馁,升降失司以致中焦滞塞,枢机不利。
治法:补胃益气,辛开苦降,健脾消痞。
方药:甘草泻心汤合枳术汤加味。
处方:炙甘草12g,枳实12g,清半夏10g,条黄芩10g,党参10g,炒白术10g,炒黄连6g,干姜6g,大枣6枚(擘),炒谷芽15g。每日1剂,水煎2次,去渣合汁再煎后,分3次空腹温服。服5剂后大便通畅,心下痞塞顿减,肠鸣矢气增多,纳增,空腹嗳气时有,仍头晕乏力,舌质红微淡,苔薄腻,脉弦濡缓弱。原方再进5剂,诸症继续减轻。再以原方10剂继服。药后诸症基本消失,故停服中药。改服枳术丸,每次6g,日3次,饭后服用。
【按语】本案主症为心下痞塞,大便干结,胃脘至脐下如索状微坚硬,系胃气虚馁,升降失司,脾虚胃痞所致。故用甘草泻心汤,补益胃气,恢复升降,枳术丸健脾消痞。甘草泻心汤本治心下痞满,肠鸣下利,完谷不化,干呕嗳逆。其中“下利”为其主症之一。此例不但没有下利,反有大便干结,与《伤寒论.甘草泻心汤证不同,但二者病机则一,故投之,两方合用使胃气得健,升降得复,脾运痞消,传化复常,病自得愈。
验方_成肇智
背痛验方_成肇智
背痛验方_成肇智
腰痛验方_成肇智
腰痛验方_成肇智
腰痛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