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验方

脾虚胃痞,痰饮内留致胃缓(重度胃下垂)案

程某,女,48岁,农民,1990年5月2日初诊。

初诊:患者时常胃脘部痞满,闷胀6年。钡餐造影示:①重度低张力胃;②胃下垂6cm。症见胃中漉漉有水声,常觉胃脘部痞满怕冷,食生冷或遇凉后胃脘闷胀,饮水多后干呕欲吐,喜食干燥食品,胃脘喜温喜按,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口淡不渴,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弦细无力。

西医诊断:重度胃下垂。

中医诊断:胃缓、痰饮。

证属:脾虚胃痞,痰饮内留。

治法:温化痰饮利湿,健脾益气消痞。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枳术丸加味。处方:茯苓30g,桂枝10g,炒白术16g,枳实8g,炙甘草6g,党参18g,鸡内金8g(捣)。7剂,每日1剂,水煎温服。

5月10日二诊药后精神好转胃寒怕冷胃中漉漉有水声减半,脉渐有力,继以原方再进7剂。

5月17日三诊药后精神好转纳食增加痞满闷胀、胃寒怕冷、干呕欲吐消失。原方又进7剂。随访胃中漉漉有水声未作,余症悉除,遂用六君子丸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西医诊断:①重度低张力胃;②胃下垂。中医诊断:胃缓、痰饮。从主要症状胃中漉漉有水声,饮水多后干呕欲吐,喜食干燥食品,胃脘喜温喜按,口淡不渴等分析可知,痰饮内留为患,符合《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二条:“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胃脘痞满、闷胀,胃寒怕冷,纳少乏力等,足证脾阳虚弱,胃气痞滞。又符合《脾胃论》枳术丸方证,故方用苓桂术甘汤健脾温化痰饮,枳术丸健脾益气消痞,使脾气复健,痰饮温化,胃和痞消,纳食增多,病显好转。


肩痛验方_成肇智
肩痛验方_成肇智
肩痛验方_成肇智
臂痛验方_成肇智
臂痛验方_成肇智
臂痛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