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验方

病例四痰湿饮中阻饮停于胃兼脾肾两虚致湿阻(肾囊肿、肾积水)案

常某,男,46岁,农民,2009年8月10日初诊。

初诊:2008年8月因左上腹疼痛,活动后腰困伴纳呆厌食,胸闷脘胀,大便稀,小便频数,就诊于西安市某医院,B超示:右肾囊肿、右肾积水(未见报告),服用中成药1个月,左上腹疼痛消除,但右肾囊肿、右肾积水及其他症状无变化。2月份前往太原务工,又就诊于太原市某医院,行B超检查,结果同前,服用“肾元胶囊”3个月,无效而停药。

自诉近3个月体重减轻10kg。近日回家探亲,经朋友推荐来我院诊治。

刻诊:纳呆厌食,胸闷脘胀,食后即恶心呕吐,小便频数,大便稀溏,伴时有腰困,面色萎黄透着晦暗。舌质淡红,苔白滑,脉弦细滑。

西医诊断:肾囊肿、肾积水。

中医诊断:湿阻。

证属:痰湿(饮)中阻,饮停于胃,兼脾肾两虚。

治法:化痰蠲饮,益气健脾,温振肾阳。

方药:六君子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处方:焦白术15g,人参10g,茯苓30g,炙甘草6g,清半夏12g,陈皮10g,生姜15g,熟附子10g(先煎1小时),车前子15g(包),砂仁6g(后入)。7剂,水煎服,日1剂。并配以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2次,连服1月;金匮肾气丸,每日20粒,每日2次,连服1月。

8月17日二诊:纳食增加但仍偏少,胸闷脘痞明显减轻,食后恶心呕吐、腰困消除,大便偏稀,小便次数减少,舌脉同前。继服初诊方7剂。

8月24日三诊药后纳食知馨但量偏少胸闷脘痞,大便、小便正常。今日B超示:右肾囊肿(已无积水)。舌质红,苔白,脉弦细。证属:脾气亏虚,肾气不足。治宜益气健脾,温补肾阳。嘱服完剩余中成药。药后诸症消失,痊愈。

【按语】此例患者属痰湿中阻,兼饮停于胃,水气不化。病变的部位同样在中焦,从临床纳呆厌食,胸闷脘胀,食后即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苔白滑,脉弦细滑分析,病机属痰湿中阻。再结合近一年西医检查有肾囊肿和肾积水病史,最近3个月体重减轻10kg,而且面色萎黄透着晦暗(中医亦称为水斑),说明平素脾气虚弱,肾阳亦虚,水气不化。故治疗用六君子汤益气健脾,化痰蠲饮。方中半夏,加上生姜,再重用茯苓,即为小半夏加茯苓汤,以行水散饮,降逆止呕。另外,加熟附子温振肾阳,以化水气;加车前子通利小便,以利水湿;加砂仁醒脾苏胃,以复脾胃运消、升降、斡旋之功能。


尿频验方_成肇智
尿后点滴不净验方_成肇智
尿后点滴不净验方_成肇智
遗尿验方_成肇智
遗尿验方_成肇智
遗尿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