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2.闭经案(自然流产后)
邹某,女,30岁,已婚,工人。因停经7个月余,于1995年5月20日初诊。
自述月经17岁初潮,经来常推后,40多天一至,经量不多,用纸5张,2~3天净,经色淡黯。8个月前妊娠50天自然流产清宫,术后月经停闭不来,曾间或服过一些调经中成药,效果不好。就诊时表情抑郁,面长黯斑,带下清稀,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口淡无味。舌胖苔白,脉沉细无力。B超检查报告:子宫及子宫附件无异常,子宫内膜4mm。
中医诊断:闭经。
西医诊断:继发性闭经。
辨证:肾阳亏虚,肝郁血瘀。
治法:温肾助阳,养血疏肝,活血调经。
方药:补肾活血通经方(经验方)。
处方用药: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2g,枸杞15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肉桂10g,当归15g,川芎15g,北柴胡12g,香附15g,刘寄奴15g,月季花10g,桃仁10g,怀牛膝15g。
10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嘱其少食生冷。
二诊(1995-05-31):服上方后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有减轻,带下仍多清稀。上方加鹿角霜15g、白芷12g,续服2周。
三诊(1995-06-14):以上症状明显减轻,B超检查:子宫内膜6mm。上方去白芷,加鹿角胶(烊化)15g,服至经来,经期停服,经净后3日开始服药。
四诊(1995-07-27):10天前月经来潮,用纸4张,经色黯红,3天干净,见其面色红润,面斑变淡,情绪好转。患者提出想服中成药调理,用当归丸和乌鸡白凤丸同服调治2月。后随访患者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35天左右一次,经量正常偏少。
按:患者因先天肾气不足,肾精亏虚,天癸不充盛,血海未能按时满盈,初潮晚至,并经来推后量少;患者因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胎元,胎元不固而堕胎;加上手术清宫,冲任气血愈损,血海空乏;又肝气郁结,胞脉不通,故使月经久闭不潮。表情抑郁、面长黯斑、带下清稀、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均为肾阳不足,气血亏虚,肝郁血瘀之候。《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提到:气血虚弱、寒冷积结、肝郁气滞是闭经的重要病因。患者主要为胞宫虚寒,冲任失养,气机瘀滞所致经闭。经验方中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淫羊藿、巴戟天、肉桂滋补肾精,温补肾阳,取阴中求阳,阴阳互根之意;当归、川芎养血调经;北柴胡、香附、刘寄奴、月季花、桃仁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怀牛膝补养肝肾,引血下行。全方温肾益气,养血调肝,活血通经。因辨证得当,用药灵活,使闭经半年者治愈。
健忘验方_成肇智
失眠验方_成肇智
失眠验方_成肇智
失眠验方_成肇智
失眠验方_成肇智
失眠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