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因脘腹饱胀或胀痛难以入睡,嗳腐吞酸,或呕吐酸腐不化的食物,吐后胀痛减轻,纳呆厌食,或肠鸣矢气,便秘或泻下不爽,便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饮食不节、酗酒过度或病后贪食,脾胃运化不及,饮食停滞胃脘,胃不和则卧不安所致。本型失眠与上型同属实证,但本型非痰热扰神,而是食积胃脘。
其辨证要点,一是失眠由脘腹饱胀不适引起,发病前多有饮食不节史;
二是食积胃脘的症状显著,如脘腹胀痛、嗳腐吞酸、纳呆厌食、肠鸣矢气、大便不调、苔腻脉滑等。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实证,阳证。病机:食积胃脘,胃气逆滞,导致心神不安。
【治法】消食导滞,降逆和胃。
本型失眠因食积胃脘所起,故消食导滞乃治病求本之法;胃气因食积而逆滞扰神,故通降胃气以宁神。
【方剂】以保和丸合小承气汤加减为主方:
【组成】山楂15g,神曲10g,莱菔子10g,制半夏10g,茯苓12g,陈皮6g,连翘10g,生大黄6g,枳实10g,厚朴8g,炒麦芽12g。
水煎服。
方中山楂消食导滞,为主药;神曲、麦芽、莱菔子消食积、健脾胃,为辅药;半夏、茯苓、陈皮燥湿健脾,枳实、厚朴行气导滞,连翘清食积所化之热,共为佐药;大黄通腑导滞,引宿食下降排出,为使药。
若食积化热,心烦口渴,尿黄舌红,加黄连6g,栀子10g,天花粉12g;
兼脾胃气虚,神疲乏力,腹胀泄泻,加白术10g,山药12g,白扁豆12g;
若夜寐多梦,惊悸健忘,加石菖蒲10g,远志10g,合欢皮15g。
****验方成药
柏子养心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适用于心脾两虚型。
浮小麦、龙齿(先煎)各30g,麦冬、大枣各15g,党参、百合各12g,炙甘草6g,五味子、琥珀(冲服)各3g,每日1剂,水煎-
分2次服。适用于心脾两虚型。
生地黄、黄精、玉竹、丹参、夜交藤、决明子各30g,茯苓15g,合欢皮、川芎各9g,炙甘草6g,灯心草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临睡前半小时服用为佳。适用于心肾不交型。
逍遥丸,每次服6g,每日3次。适用于肝郁血虚型。
夏枯草15g,制半夏9g,水浓煎,睡前顿服。适用于痰热扰神型。
越鞠丸,每次口服6g,每日3次。适用于食滞胃脘型。
针灸疗法
体针:取神门、三阴交、安眠为主穴。心脾两虚,加心俞、厥阴俞、脾俞;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太溪;肝郁血虚,加肝俞、间使、血海;痰热内扰,加足三里、丰隆、内关;食积胃脘,加中脘、天枢、璇玑。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留针30分钟,间歇行针,每日1次。
头针:取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晕听区,用28号2寸长毫针缓慢捻转进针,出现针感后捻转片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梅花针:用梅花针轻叩脊柱两旁0.5-3寸的区域、骶部及头颞部,使局部皮肤潮红即可。每日或隔日1次。
&&&&
阴茎疼痛验方_成肇智
睾丸肿痛验方_成肇智
睾丸肿痛验方_成肇智
睾丸肿痛验方_成肇智
恶寒验方_成肇智
恶寒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