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验方

【组成】柴胡12g,郁金9g,川楝子9g,陈皮6g,枳壳9g,香附9g,赤芍6g。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主治】积聚,属气滞血瘀者。症见两胁胀痛连及胸部,面色无华,急躁易怒,口微苦,两胁疼痛,胃脘作胀;舌紫有瘀斑、苔薄白,脉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刘老认为,胁肋部积聚多由情志所伤、气血凝滞所致。下述验案中患者左肋部积聚,痛及两胁;舌青紫有瘀斑,皆是气滞血凝之征,盖患者肝气郁滞日久,气血凝结于胁下,脉络瘀阻也。其部位在胁,乃肝经循行之处,加之脉弦属肝,故刘老初诊以疏肝理气之法治疗。方中柴胡、陈皮、香附、枳壳、郁金理气解郁;赤芍化瘀。待二诊郁滞之气得行后,主以活血化瘀之法。方中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没药活血化瘀;郁金、川楝子、陈皮、香附疏肝理气。综合观之,全案疏肝与化瘀先后行之,主次分明,故疾病速愈也。

【验案】唐某,男,50岁,1981年4月6日初诊。

胸胁胀痛5个月。5个月前,患者因两胁胀痛连及胸部,就诊于当地医院,经B超检查,诊断为“脾大(原因待查)”;后经治疗数月无明显改善,故前来求诊于刘老。就诊时见:精神欠佳,面色无华,急躁易怒,口微苦,两胁疼痛,胃脘作胀,睡眠尚可,二便尚调;舌紫有瘀斑、苔薄白,脉弦。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脾肋下4指,质硬,有触痛,巩膜无黄染;肝功能正常;大便培养阴性;结肠镜未见异常。

西医诊断:脾大(原因待查)。

中医诊断:积聚。

中医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处方:柴胡12g,郁金9g,川楝子9g,陈皮6g,枳壳9g,香附9g,赤芍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4月13H二诊:服上药7剂,患者自觉脘腹胀闷已舒,虽两胁

仍然疼痛,但程度轻微。处方:丹参9g,赤芍9g,桃仁9g,红花3g,没药6g,郁金9g,川楝子9g,陈皮9g,香附9g,炙甘草3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服药20余剂,脾脏明显变小,触诊脾于左胁下约1指。后以上方加减调治1个月余,脾大消失,病即痊愈。

〔刘如秀.刘志明医案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5-426]


风湿性心脏病验方_胡水勋
换气过度综合征验方_胡水勋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验方_胡水勋
脑梗死验方_胡水勋
头痛验方_庄礼兴
痤疮验方_谢少龙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