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生黄芪120g,升麻60g,土茯苓30g,荠菜花30g,丹参30g,川芎60g,三棱30g,莪术30g,黄芪炭30g,车前子30g,车前草30g,大黄30g,大黄炭60g,五灵脂30g,蒲黄炭30g,海藻炭30g,茵陈60g,半枝莲60g,白术30g,补骨脂30g,大腹皮30g,覆盆子60g,仙茅30g,淫羊藿30g。
【功效】补益脾肾,活血化瘀,利湿化浊。
【主治】肾劳,辨证属肾虚血瘀,湿浊内蕴。症见乏力,腰酸,纳可,偶有恶心,舌淡暗,苔白,脉沉细。临床多见于慢性肾衰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慢性肾衰是多种肾脏疾患的后期表现,属中医学“关格”“肾劳”“水肿”等病证范畴。张老认为“脾肾衰败、湿毒潴留、瘀血阻络”是本病病机之关键,以“补肾活血、降逆排毒”为基本治疗大法,张老配以升清降浊法,将适量升麻加入大剂量生黄芪及丹参、川芎、三棱、莪术、五灵脂、蒲黄炭、黄芪炭、茵陈、半枝莲等为主药组成的“肾衰方”中,并以其为基本方临证加减,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验案】患者,男,69岁,2012年9月28日初诊。
患者发现肾功能异常10年,近日乏力腰酸明显。患者于1998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颜面浮肿,伴恶心、呕吐。于当地某医院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血肌酐300mmol/L,
诊为“肾衰竭”,予以爱西特、雷公藤等治疗。于2000年初慕名来张老门诊治疗,8年中坚持服用院内制剂及中药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自2003年起),至今肾功能指标正常,为巩固疗效于今日再来复诊。现症见乏力,腰酸,纳可,偶有恶心,舌淡暗,苔白,脉沉细。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7.61mmol/L,血肌酐118|xmmol/L,血尿酸377mmol/L。既往有慢性肾炎病史。从其乏力腰酸、时恶心及舌脉分析,本案为肾虚血瘀、湿浊内蕴之证。患者有慢性肾脏病史多年,久病必虚,久病入络,因虚致瘀,而为肾虚血瘀之证。肾虚气化不利,脾虚运化无权,水湿不运,湿浊内蕴,终为肾虚血瘀、浊邪内阻之证候。舌暗淡、脉沉细为肾虚血瘀之象。予以上方10剂,水煎服,每次服300mL,每日2次,3日1剂。嘱饮食清淡,优质低蛋A饮食为宜,禁食海鲜、羊肉、辛辣刺激之品。
2012年10月25日二诊:服药后患者乏力、腰酸缓减,偶有恶心。血检尿素氮6.95mmol/L,肌酐112fxmol/L;尿检蛋白(++),红细胞(++),症状及其他理化指标均有改善,故守方治疗。
2013年4月16日三诊:患者守方治疗半年再来,精神佳,乏力、腰酸不明显,但睡眠欠佳,时有心慌,舌暗苔白,脉细弦。复查血检肌酐96(xmol/L,尿素氮6.25mmol/L;尿检蛋白(+),红细胞(+)。以原方加远志、生龙骨30g、生牡蛎30g以养心安神,重镇潜阳。
〔赵怡蕊,陈磊,侯燕琳.张大宁教授应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肾脏病的“理”与“效”[J].世界中医药,2013,8(9):1007-1008〕
肾囊肿验方_柴瑞霭
口腔溃疡验方_柴瑞霭
口腔溃疡验方_柴瑞霭
口腔溃疡验方_柴瑞霭
口腔溃疡验方_柴瑞霭
口腔溃疡验方_柴瑞霭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