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瘦验方

【症状】形体消瘦,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咽干声嘶,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失眠遗精,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久病咳喘,热邪久羁,耗伤肺津,累及肾阴;或房劳过度,气郁化火,肾精暗耗,累及肺阴所致。因此,本型消瘦虽亦属虚证,但与上二型不同,而以肺肾二脏阴虚火旺为特征。

其辨证要点,一是肺阴虚而见咳嗽痰少、痰中带血、声嘶胸痛等症;

二是肾阴虚而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眩晕遗精、月经不调等症;

三是一般阴虚内热之象,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咽干之类。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热证,虚证,阳证。病机:肺肾阴虚,虚火内灼,肺失清肃,肾失固藏。

【治法】滋养肺肾,降火退热。

本型消瘦起于肺肾二脏阴虚,故滋养肺肾之阴乃求本之治;阴虚则虚火内生,火旺则阴液更伤,故必佐以清降虚热之法。

【方剂】以麦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加减为主方:

【组成】麦冬12g,五味子10g,生地黄15g,山药1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龟甲15g(先煎),黄柏10g,知母10g,北沙参15g,百部15g。

水煎服。

方中生地黄、龟甲滋养肺肾之阴,为主药;麦冬、北沙参、百部生津润肺,山药、山茱萸补肾固精,共为辅药;黄柏、知母、牡丹皮清降虚热,为佐药;五味子敛肺滋肾,引诸药直达病所,为使药。

若虚火不退,潮热颧赤,加地骨皮15g,银柴胡10g,白薇12g;

咳喘较重,加杏仁10g,紫菀10g,川贝母6g(研末冲服);

咯血量多,加仙鹤草15g,侧柏叶12g,百合15g。


口腔癌术后并发症验方_裘沛然
牙龈疣状癌验方_路志正
头晕验方_成肇智
头晕验方_成肇智
头晕验方_成肇智
头晕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