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验方

【基本资料】

叶某,女,时年40岁,初诊:2020年8月。

患者2年前出现腰痛,伴左下肢麻木乏力,无下肢放射痛,在我院门诊多次治疗,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后症状反复。近3日劳累后腰部疼痛加剧,伴左下肢麻木乏力、放射痛。

【首诊证候】

主诉:腰痛伴左下肢麻木2年,加重3日。

既往史:无特殊。

过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L4、L5、S1棘旁压痛(+),用力按压时诱发左下肢麻木、放射痛,左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40°(+),右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双侧“4”字试验(-),双侧梨状肌紧张试验(-),腰部活动受限,舌淡红,苔白,脉细。

辅助检查:X线片提示:腰椎生理前凸减小,L4-5、L5-S1椎体骨质增生;腰部CT提示:L4-5、L5-S1椎间盘向左突出。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断:腰痛(肝肾不足)。

辨证分析:患者素体本虚,肝肾不足,长期劳损,正气耗损,气虚无力推血运行,经脉瘀阻,肌肤失养所致腰痛、下肢麻木,劳累时症状加重,舌淡红,苔白,脉细均为肝肾不足之候。四诊合参辨病为腰痛,证属肝肾不足。病性病位:病位在筋骨,病性属本虚标实。类证鉴别:常与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急性腰扭伤、腰椎骨折等疾病鉴别,X线片与腰部CT均有助于鉴别。

治则治法:补肾填精,益气养血。

处方:独活9g,桑寄生6g、杜仲6g、牛膝6g、细辛6g、秦艽6g、茯苓6g、肉桂心6g、防风6g、川芎6g、人参6g、甘草6g、当归6g、芍药6g、干地黄6g,地龙6g,延胡索15g。水煎至200ml,1日3次,饭前温服。

中成药予院内制剂口服通痹灵片,外敷五味双柏散。同时嘱患者睡硬板床,避免搬重物,注意腰部保暖。

【随诊过程】

复诊:2021年9月10日。

服用上方,腰部疼痛减,乏力尿频情况改善,连续服上方14剂,功能恢复正常,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煅炼,但要防止过度劳累造成损伤加重,注意保暖。

按语:

本案患者素体肝肾不足,感受风寒湿邪而患痹证,日久不愈,累及肝肾,耗伤气血所致。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

方中重用独活为君,辛苦微温,善治伏风,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臣以细辛、防风、秦艽、桂心,细辛入少阴肾经,长于搜剔阴经之风寒湿邪,又除经络留湿;秦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桂心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防风祛一身之风而胜湿,君臣相伍,共祛风寒湿邪。本证因痹证日久而见肝肾两虚,气血不足,遂佐入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且桑寄生兼可祛风湿,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肢节筋脉;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以上诸药合用,具有补肝肾、益气血之功。且白芍与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缓急,以助舒筋。当归、川芎、牛膝、桂心活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绝经综合征验方_丁启后
绝经综合征验方_丁启后
绝经综合征验方_丁启后
绝经综合征验方_丁启后
绝经综合征验方_丁启后
绝经综合征验方_丁启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