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迟缓愈合验方

【基本资料】

张某,男,时年32岁。

患者右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半年多,骨折部位疼痛、乏力求诊。

【首诊证候】

症见:舌淡苔少,脉细。

辅助检查:X线示:右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折线略模糊,骨痂量少。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右胫骨骨折术后迟缓愈合。

中医诊断:骨不连。

证型:肝肾亏虚。

辨证分析:骨折愈合慢,属本虚,肾主骨,肝主筋,肾虚则骨不充,肝虚则筋无力。

治则治法:补肝肾,强筋骨。

处方:

熟地15g、白芍15g、当归10g、川芎15g、续断15g、杜仲10g、骨碎补10g、自然铜(生煎)10g、土鳖5g、淫羊藿10g、巴戟10g、丹参15g。

嘱咐患者功能煅炼,严格随诊并按医嘱逐步负重。

【随诊过程】

复诊:

经3月余门诊康复随诊治疗,持续内服中药补肝肾强筋骨,并严格跟随医嘱逐步负重煅炼,复查X线片骨痂生长连续,骨折线基本消失。已经能完全负重,行走无碍。

按语:

骨折迟缓愈合是指骨折超过正常愈合期,一般为6个月。

临床认为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1、全身性因素:营养不良或患有各种代谢障碍性疾病等健康状况不佳者愈合慢。

2、局部性因素:a.骨折的部位、类型、程度等影响愈合。B.治疗或护理不当,如复位或固定欠妥、不恰当的手术处理、功能煅炼不够或过度等也影响愈合;c.骨折端的血供不良或周围软组织较少或软组织损伤重,骨愈合慢;d.骨折局部有感染则影响愈合;e.金属内固定器材质量不佳或使用不当。

骨折迟缓愈合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并根据骨折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功能煅炼。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补充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再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益气血促进骨痂生长骨折愈合。如本案例方药中,续断、杜仲补肝肾,续筋接骨;巴戟天、淫羊藿补肾阳,四物汤补血,自然铜、土鳖为药对,营养骨髓,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结合合理康复训练及随诊治疗,常能取得理想疗效。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