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熟附块12g,干姜15g,猪苓10g,茯苓15g,生白术18g,葶苈子18g,细辛12g,五味子9g,麻黄15g,生甘草15g,生黄芪35g,桃仁12g,杏仁12g,大枣7枚。
【功效】温阳利水,化痰消痰。
【主治】肺胀(肺源性心脏病),阳虚水泛、痰瘀交阻证,以气急喘促、心悸、唇甲发绀、颈静脉怒张、足跗肿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肺、心、脾、肾阳气虚乏,伴见饮停、血瘀,部分患者可出现风动之证。也有一些患者因寒痰留滞,郁而化热,或风热引动痰饮,痰热相搏,伤及阴分者。基于以上认识,裘老常用真武汤为主配合其他方药治之。
本方由真武汤、葶苈大麥泻肺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3方相合而成。真武汤主治“有水气,中外皆虚寒之病”(《医宗金鉴》),为“镇水”良方。方中生姜易干姜,意在配合附子振奋脾肾心阳,并促进水饮气化;且干姜与细辛、五味子相配寓有深意,《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有治疗痰饮的苓甘五味姜辛汤等4方。其组方核心就是干姜、细辛、五味子3味。陈修园也认为此3味是小青龙汤方的重要组合,《医学三字经?咳嗽》说:“《金匮》治痰饮咳嗽不外小青龙汤加减,方中诸味皆可去取,唯细辛、干姜、五味不肯轻去……学者不可不深思其故也。”裘老认为干姜、细辛、五味子相伍,有蠲饮、敛肺、止咳之功。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气壅闭,以消痰饮。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散表寒,内温少阴虚寒;且此3味均属辛药,“辛走气”,有“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之功,有助于水液气化,其中麻黄合葶苈子,平喘之功益彰。强调黄芪用量宜大,可在30~60g之间,大补肺气,令“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本经疏证》亦载其能“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也”。桃仁既可活血行瘀,又合杏仁共化痰浊。全方补气温阳、化饮利水、降逆平喘,对肺源性心脏病出现慢性心衰者,有一定疗效。若气虚甚加入参;瘀阻明显加丹参、红花;寒痰留滞,郁而化热,加黄芩、生石膏、桑白皮;肾虚纳气不足,加补骨脂、沉香;心阳不振,加桂枝等。〔王庆其,李孝刚,邹纯朴,等.裘沛然治疗咳喘病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1-3〕
眩晕验方_刘祖贻
眩晕验方_陈可冀
头晕验方_陈可冀
眩晕验方_陈可冀
眩晕验方_段富津
眩晕验方_段富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