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验方

【组成】黄芪30g,丹参15g,生蒲黄15g,川芎10g,醋延胡索10g,酸枣仁15g(炒),夜交藤30g,白芍15g,钩藤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全蝎5g(研末兑入),山楂10g。

【功效】益气活血,宁神息风。

【主治】气虚血瘀型头痛、眩晕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方中黄芪益气扶正,丹参活血通络,二药相合,气旺则血行有力,血脉通畅,通则不痛,共为君药。生蒲黄、川芎、醋延胡索助君药以活血通络,并可止痛;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宁神,又有镇静止痛之效;白芍、钩藤养血柔肝,平肝息风,共为臣药。生龙骨、生牡蛎、全蝎潜阳宁神、平肝通络而止痛,为佐药。山楂活血助化,为使药。全方气血同治,形神俱调,心肝同治,共奏益气活血、平肝安神、通络止痛之效。

【验案】吴某,女,45岁,1998年7月16日初诊。

患者主诉头痛反复发作12年,加重4个月。患者12年来头痛反复发作,常因劳累或情绪波动而诱发,平均6-10日发作1次。近4个月来症状加重,曾服“镇脑宁”“西比灵”等效果不显。发作时痛如针刺,持续2-3个小时,以右额颞为主,部位较固定,伴昏眩、失眠、乏力等症,症状明显时伴恶心、眼胀等表现,查舌暗淡有瘀斑,脉细弦。心率85次/min,血压140/80mmHg,低切7.88cp,血浆黏度2.08cp,血沉K值146,经颅多普勒检查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增快,血管轻度痉挛”。

中医辨证:脑脉瘀滞兼气虚。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黄参通络汤加减。黄芪30g,丹参15g,川芎10g,醋延胡索10g,白芷10g,羌活5g,炒酸枣仁30g,首乌藤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全蝎3g(研末兑入),甘草5g。服上方7剂后患者头痛、昏眩、失眠等症状明显减轻。

服上方至第3周,头痛及昏眩、失眠等伴随症状消失。复查心率、血压、心电图、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均在正常范围。全血黏度高切4.95cp,低切6.54cp,血浆黏度1.54cp,血沉方程K值68,经颅多普勒复查已基本正常。

〔卜献春,刘芳,刘祖贻临证精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2-145]


腹胀验方_成肇智
腹胀验方_成肇智
腹胀验方_成肇智
验方_成肇智
验方_成肇智
背痛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