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时年78岁,2013年8月21日初诊。右肺腺癌术后8年,咳嗽乏痰,口苦口干,腰痛,夜间发热约37.8℃,脉细,苔薄,质暗红。癌胚抗原(CEA):24.35,腰椎核磁(MRI):L2/3骨转移。
诊断:(阴虚内热型)肺积(西医称为右肺腺癌术后骨转移IV期)。
治则:养阴生津,解毒退热。
方药:北沙参30g,天冬15g,麦冬15g,桔梗9g,杏仁9g,象贝母12g,开金锁30g,石上柏30g,白英15g,龙葵15g,山慈菇15g,骨碎补30g,冬瓜子30g,生薏苡仁30g,紫菀15g,干蟾皮9g,鸡内金12g,大枣15g,青蒿30g,黄芩12g,地骨皮30g,炙百部15g,知母12g,制鳖甲15g,银柴胡30g。水煎服,日1服,14服。患者药后2天热解,寐安,全身觉舒,脉细,苔净,舌质红。
按:该患者为晚期肺腺癌,经长期中医药治疗已存活8年。实验室及磁共振检查提示癌症处于发展阶段。患者证见咳嗽乏痰,夜间发热,体温波动在37.8℃,脉细,苔薄质红。辨证为肺阴虚内热,痰毒恋肺蕴热。治疗以北沙参、天冬、麦冬滋阴润肺清热,桔梗、杏仁、象贝母、开金锁、冬瓜子、紫菀宣肺止咳,化痰利气。生薏苡仁健脾以补肺,石上柏、白英、龙葵、山慈菇、干蟾皮解毒散结,骨碎补补肾强骨,鸡内金、大枣益气和胃。青蒿、知母、制鳖甲、地骨皮、银柴胡功专滋阴养液,清退虚热,银柴胡为退虚热专药,黄芩清解郁热,地骨皮为甘寒之品,上可泻肺,下能泻肾,既能去火,又能凉血,诸药与原方中北沙参、天冬、麦冬等共用则功专效宏。二诊时诉上药服用2天后即热退,寐安,全身觉舒,为机体阴液得补,虚热自退。该例患者实验室检查提示体内毒邪较盛,治疗上应以扶正抗癌为本,同时清退虚热为标。刘嘉湘抓住了疾病发生发展的主次,充分体现了“扶正治癌”理念和辨证论治、圆机活法的临证特点。
口腔溃疡验方_南征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验方_南征
肛裂验方_陈民藩
肛窦炎验方_陈民藩
肛门脓肿验方_陈民藩
失眠验方_王自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