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

组成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龙骨三两、牡蛎三两。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

①《金鉴》:调阴阳,和营卫,兼固涩精液。

②《金匮要略方义》:调理阴阳,调和营卫,交通心肾,固精止遗。

主治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自汗盗汗,遗尿。

①《金匮》: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②《金匮要略今释》引《橘窗书影》:遗尿。

③《金匮要略方义》:自汗盗汗,心悸多梦,不耐寒热,舌淡苔薄,脉来无力者。

宜忌

《外台》引《小品方》: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方论选录

①《医门法律》:用桂枝汤调其营卫羁迟;脉道虚衰,加龙骨牡蛎涩止其清谷、亡血、失精。一方而两扼其要,诚足宝也。②《金匮要略论注》:桂枝、芍药,通阳固阴;甘草、姜、枣,和中、上焦之营卫,使阳能生阴,而以安肾宁心之龙骨、牡蛎为辅阴之主。③《医方集解》:桂枝、生姜之辛以润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之,芍药之酸以收之,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

参考文献

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484;桂枝龙骨牡蛎汤方

组成

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龙骨9克,生牡蛎9克。

用法

水煎温服。歌诀:桂枝汤加龙牡敛,惊悸梦遗不得眠,皆因汗出伤津液,调营和卫使其安。

方解

龙骨牡蛎均为强壮性的收敛药,治疗烦惊、不眠、多梦等心神症,尤其有治胸腹动悸的特能,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其适应证为桂枝汤证又见胸腹动悸、烦惊不安梦交失精等。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8条: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解析:少腹弦急阴头寒症,是阳气下虚;目弦发落症,是虚火上亢;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等症之脉,皆为虚损的证候。因此,在临床上脉见芤动微紧,则可知男子患梦遗失精,女子患梦交。此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按:失精、梦交,多由情欲妄动,神志不宁,因生梦幻所致。其病也基于汗出津伤、荣卫不和。龙牡之用,不只为固精,还重在敛神定志,合于桂枝汤调荣卫和气血,本方是该证的正治。《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名曰二加龙骨汤",是该证的变治。用此二方适证加减,确有奇效。

临证思考

梦遗失精,常见于未婚青壮年男子,也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但本方证可见于各种慢性病出现的神心症,不论男女老幼皆可发此证。值得注意的是,本方证又往往被认为是虚劳,治用大补而使症状加重或长期不愈,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首先看到桂枝汤方证。治疗上用生龙牡补涩是重要的,用桂枝汤调和荣卫则是关键。

辨证要点

桂枝汤证兼见遗精多梦、心悸不安者。

验案

蒲某,男,33岁,某厂会诊病例,1966年3月25日初诊。遗精已数年,近年来加重,每周1-3次。常有汗出恶风,腰酸痛,舌苔白,舌尖红,脉浮而虚。证属虚劳,荣卫不固,气血失和,故治以调荣卫和气血,敛神志以摄精液,拟与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10克,赤芍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川附子6克,白薇12克。结果:4月8日复诊,上药服六剂,遗精未作,嘱停药观察,如再作可再来诊。


小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柴枳半夏汤(《医学入门》)
蒿芩清胆汤(《通俗伤寒论》)
柴胡桂枝汤(《伤寒论》)
大柴胡汤(《伤寒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