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葳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生葳蕤(玉竹)、淡豆豉各12克、白薇10克、薄荷5克、桔梗各5克、生葱白3条、炙甘草2克、红枣2枚。
功用
滋阴解表。主治阴虚之体,感受风热,症见身热头痛、微恶寒、咳嗽咽干、无汗或有汗不多、心烦口渴、舌红脉数等。
配伍
方中葱白、豆豉、薄荷疏散风热,令邪从外而解;但对阴虚之体,津液本已内亏,若是单用发汗之品,则有重伤阴液之虑,故又选用甘凉而不腻之生玉竹滋阴润燥,增其汗液之源;阴虚之体多有内热,故用白薇以滋阴清热;桔梗宣肺止咳;草、枣甘润增液。诸药配伍,发汗不伤阴,养阴不留邪,是为本方配伍之旨。
运用
1.表证较重者,加葛根以透表、生津;咳嗽咽干、咯痰不爽者,加括蒌皮以清肺止咳,润肺化痰;如心烦口渴者,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2.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见有发热、咳嗽属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者,可用本方治之。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乌头桂枝汤(《金匮要略》)
人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
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