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丸(《金匮要略》)

薯蓣丸方

Pill of Dioscoreae

(from Synopsis of Golden Cabinet)

组成

薯蓣9克,当归3克、桂枝3克、神曲3克、干地黄3克、大豆黄卷各3克,甘草6克,人参2.1克,川芎1.8克、芍药1.8克、白术1.8克、麦冬1.8克、杏仁各1.8克,柴胡桔梗茯苓各1.5克,阿胶2.1克,干姜0.9克,白蔹0.6克,防风1.8克,大枣100枚(为膏)。

用法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1丸,100丸为剂。

方解

重用薯蓣、大枣甘草补中之虚,义用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理中之气,虚劳诸不足,以建中最为重要。另以当归、地黄、川芎、芍药、麦冬阿胶补血滋阴,以桂枝、曲、杏仁柴胡桔梗白蔹防风解风气诸邪,炼蜜为丸,治宜缓图也。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6条: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解析:虚劳气血诸不足,又兼见风气各种疾病,这些慢性虚损病宜用薯蓣丸治疗。

辨证要点

各种慢性虚劳病气血俱不足者。薯蓣丸《金匮要略》

组成

薯蓣、干地黄各15克 当归桂枝川芎麦冬白芍白术各6克 大豆黄卷党参茯苓阿胶(烊化)各10克 神曲甘草、北杏、柴胡桔梗干姜白蔹防风各3克 大枣6枚。

功用

补虚,祛负。主治虚劳证兼挟风邪,症见头目眩晕、羸瘦乏力、短气自汗、时寒时热、易于感冒、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软无力等属于肺脾气虚,卫外之力不足,经常感冒,邪气内侵,正气受伤者。

配伍

薯蓣(山药)既补脾,又益肺,故重用为主;参、术、苓、草(四君)、干姜大枣健脾益气,芎、归、芍、地(四物)、麦冬阿胶滋养阴血,诸药合用,助薯蓣以寂虚疗损;神曲、豆卷运脾化湿,北杏、桔梗疏利肺气,这一组旨在协助上药之健脾补肺;防风桂枝柴胡白蔹辛散走表,以祛其风邪,邪不恋则正气易复。

运用

1.风痹,症见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反复发作、羸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滑、脉虚等属于风寒湿邪窜犯经络,经久不愈,正气已伤者,亦可用本方治之。

2.肺结核、肺气肿等见有头目眩晕或易于感冒属于虚劳挟风者;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见有关节疼痛属于风寒湿邪窜犯经络,正气已伤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合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蛤散(验方)合肾气丸(《金匮要略》)
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合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五苓散(《伤寒论》)合五皮饮(《华氏中藏经》)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合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