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厚朴(姜制)12克, 白术6克、党参6克、姜黄6克、干姜6克、泽泻6克、橘皮6克、知母各6克, 猪苓10克、茯苓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半夏10克、枳实(炒)各10克, 甘草(炙)3克、砂仁各3克
功用
运脾行气,清热利湿。主治湿热蕴结,浊水停聚所致的臌胀,症见脘腹坚满撑急、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不畅、苔黄腻、脉弦数等。
配伍
厚朴、枳实、姜黄苦温开泄,行气消胀;干姜、半夏与黄连、知母、黄芩配伍,辛开苦降,分理湿热;泽泻、猪苓利水渗湿;橘皮、砂仁配伍四君(苓、术、参、甘)则运脾胃,化痰浊。诸药合用,使湿热浊水从脾胃分消。
运用
1.黄疸,症见身目黄染、头重身困、胸脘痞满、腹胀纳呆、恶心欲呕、大便不实、苔黄腻、脉濡缓等属于脾不运化,湿热郁蒸(湿重于热)者,亦可用本方治之。此时,宜去甘草之甘壅,并以茵陈易知母,以加强利湿退黄之力。2.妇人带下,症见带下粘稠量多、色黄兼白、其气腥臭、连绵不断、头眩身重、倦怠乏力、腹胀纳呆、苔黄腻、脉弦滑等属于脾不运化,湿热下注(湿重于热)者,亦可用本方治之。此时,白术、茯苓之用量宜适当加重。3.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等见有腹胀属于湿热蕴结,浊水停聚者;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见有黄疸属于脾不运化,湿热郁蒸者;子宫内膜炎、滴虫性阴道炎等见有白带属于脾不运化,湿热下注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托里消毒散加减(《外科正宗》)
五积散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独活寄生汤加减(《备急千金要方》)
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医宗金鉴》)
仙方活命饮加减方2(《校注妇人良方》)
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加减(《外台秘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