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附汤(《医宗金鉴》)

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420;

术附汤[金匮-近效方]

术附汤[医宗金鉴]

Decoction of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and Aconiti

(frome Golden Mirror of Medicine)

白术附子汤[鸡峰]

组成

白术12、附子3、甘草6,生姜5片,枣1枚煎。

用法

上锉。每服五钱匕,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功用

暖肌,补中,益精气。

主治

风湿痹痛,头眩肢重,及中湿泄泻,小儿慢惊。①《金匮》(附方引《近效方》):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②《济生》:中湿脉细,自汗体重。③《医统》:小儿身冷,泄泻慢惊。④《保命歌括》:寒厥暴痛。

方论选录

《法律》:肾气空虚之人,外风入肾,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其头间重眩之苦至极难耐,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故方中全不用风门药,但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则阴浊之气,尽陷于下,而头苦重眩,及不知食味之证除矣。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421;术附汤[三因]

组成

附子(炮,去皮脐)、白术各一两、甘草(炙)、茯苓、桂心各半两。

用法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两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主治

湿疟。寒热身重,骨节烦疼,胀满,溅溅自汗,善呕。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421;术附汤[十便良方-指迷方]

组成

苍术四两、芍药、茯苓各三两,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一两半。

用法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温服。

主治

寒湿之邪客搏经络,阳气不得发泄,蕴于肌肉之间,但寒,头重则眩晕,肌肉痠疼,牵急不得转侧,溅溅汗出,恶寒,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短气眩晕,足寒,或时咽痛发热,其脉迟而小弦。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421;术附汤[活幼口议]

组成

附子半个(炮了者)、白术一分、干姜二钱(炮)、甘草一钱(炙)。

用法

上呋咀。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半盏,去滓与服。手足暖止之。

主治

①《活幼口议》:小儿脏腑虚寒,泄泻洞痢,手足厥冷。②《医统》:湿温,小便不利。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421;术附汤[得效]

组成

白术四两(去芦)、绵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甘草(炙)二两。

用法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加生姜十片,煎取八分,去滓后调苏合香丸二粒,并进二服。或气短头晕,手足厥逆未退者,可进养心丹三十粒至百粒,不拘时候。

主治

中寒、中气之候,四肢厥逆,口噤,牙关紧急,痰涎壅盛,如中风状者。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421;术附汤[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白术、生附子(须用好者)。

用法

上为末。每服五钱,加生姜大枣,水煎,和滓服。如不应,倍用之。

主治

下痢,脾气脱陷,肢体不动,汗出身冷,气短喘急,或呕吐不食者。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421;术附汤[冯氏锦囊·杂症]

组成

白术四两、附子(炮,去皮脐)一两五钱。

用法

每服三钱,加生姜大枣,水煎,热服。

主治

风湿相搏,腰膝疼痛,中气不足,四肢重着。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421;术附汤[温病条辨]

组成

生茅术五钱、人参二钱、厚朴三钱、生附子三钱、炮姜三钱、广皮三钱。

用法

水五杯,煮成二杯,先服一杯,约三时,再服一杯。以肛痛愈为度。

主治

浊湿久留,下注于肛,气闭肛门坠痛,胃不喜食,舌苔腐白。

方论选录

气虚而为寒湿所闭,故以参、附峻补肾中元阳之气;姜、术补脾中健运之气,朴、橘行浊湿之滞气。俾虚者充,闭者通,浊者行,而坠痛自止,胃开进食矣。术附汤《医宗金鉴》白术附子(炮),功效温脾燥湿,祛寒止痛。主治寒湿相搏所致的肢体疼痛。本方祛寒之力较强,适于痺证或白带属于寒湿相搏,寒重湿轻者。


栀子豉汤(《伤寒论》)
枳实栀子豉汤(《伤寒论》)
栀子厚朴汤(《伤寒论》)
栀子清肝汤加减(《中医内科》)
阿胶黄芩汤(《通俗伤寒论》)
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