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眼睑红赤溃烂,眵泪胶粘。
副症:眼睑弦赤烂,痛痒并作,睫毛成朿,或倒睫、秃睫、睑内红赤,颗粒累累,色黄而软,羞明流泪;睑皮水泡或脓泡簇生,渗出粘液,睑深层生核状硬结,触之移动,相应的睑内面色呈紫红;睑局部红肿,硬结没隆,灼热疼痛或酿脓溃破。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任何一项及舌脉。
(3)病情缠绵。
【证候分析】
胞睑内屈脾胃,若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酒醴,则湿热内生,湿热蕴蒸,上攻胞脸,故有红赤溃烂,眵泪胶粘。若湿热客于睑弦、则睑弦赤痛糜烂、痛痒并作。眵泪粘睫,睫毛成束状。睑皮受损,形成倒睫或秃睫;若湿热郁滞于睑内络脉,气血不能畅行,故睑内红赤、颗粒累累,颗粒刺激,故沙涩不适,羞明流泪;湿热邪毒蒸腾于睑外,日久诱发水泡或脓疱簇生,水泡或脓疱破溃,故有粘液渗出,湿痒不舒;若脾胃蕴积湿热,灼湿成痰,痰热相结,阻滞胞睑绐脉,以致气血与痰热混结睑内,故胞睑深层形成硬结,隐隐起核,睑内相应外色呈紫红;若脾胃湿热,循经上攻胞睑浅层,致营卫失调,气血瘀滞,胞睑浅层局部硬结漫大,灼热疼痛,甚者3~5日酿脓溃破;因湿热内阻,脾胃升降枢纽不利,故全身伴见口于渴不欲饮、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象滑钗均为湿热之象。
【治疗法则】
清热除湿。
【代表方剂】
除湿汤、甘露消毒丹。
【方药加减】
睑弦赤烂:其特点为睑弦部红赤溃烂,痛痒交作,局部生小水泡或小脓疱,皮肤應烂,结黄色脓痂,除去脓痂处,皮肤溃陷,睫毛粘结成束如毛笔,或乱生或日久睫毛脱落,病久不愈,痛苦难堪。治用除湿汤(《眼科纂要》),胸闷如梗加郁金:刺痛奇痒加蝉蜕、刺蒺黎。
粟疱:睑内面红赤,颗粒累累、形如粟米,大小均匀、色黄白质软、半透明,境界清,下睑为著痒涩不适,流泪羞明。方选甘霜消毒丹清热解毒,化浊利湿。
实热生疱:以胞睑皮肤红赤,并见簇生水泡、脓疱、應烂、渗水为主,方用除湿汤加土茯苓、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增清热解毒之力。
胞生痰核:胞睑皮肤如常,胞睑深层生核状硬结,推之移动,按之不痛,睑内相适处局部发紫,日久从内溃破,肉芽嘭出。方用除湿汤去滑石、木通、车前子,加苏于。
处方:半夏、枳壳利气除痰。
针眼:胞睑(多在睑弦)生小肿、形似麦粒,易于溃脓,此起彼伏,缠绵日久。宜用除湿汤去荆芥、防风。口渴加花扮,清热生律兼消肿排哝;便秘加大黄、芒硝泻火通腑。
【类证鉴别】
肉轮热毒证与肉轮湿热证:前乃因热盛而成若,可以是肉轮湿热证的进一步发展。因脾胃积热客于胞脸壅结成着,胞睑红肿如桃、疼痛难眠,身有寒热、口渴、引饮、便燥、舌红苔黄,脉洪数。
肉轮风热证与肉轮湿热证:前为风热之邪客于胞睑,阻滯局部脉络、气血不和,见睑弦生鳞屑样糠皮,痛痒并作,舌红苔白、脉象浮数。 __
肉轮痰湿证与肉轮湿热证:肉轮痰湿证,与肉轮湿热证病因相似,但病机有区别。痰湿证为生冷伤脾胃、津液不能输布,聚湿成痰,阻滞肉轮肌腠经络之间而发,如胞脸生肿核,小如米、大若豆、形圆与皮不粘,不红不痛,与湿热证红赤疼痛可别。
【现代研究】
睑弦赤烂为皮肤及睫毛根部的慢性炎症,粟疱,是以结膜滤泡增生为特征的良性疾患,实热生疱是眼险皮肤毛囊的化脓性炎症,胞生痰核是睑板腺及其周围组织的俊性炎症,针眼为眼皮脂腺的化脓性炎症。
肾虚水泛证
肾虚风乘证
肾阴亏损证
胃湿弥漫三焦证
胃热挟脾湿证
胃肠湿热挟滞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