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拘急,呕吐,大便秘结。
副症:发热,或潮热,或口苦、咽干、目眩,或心下痞硬,腹部胀满疼痛,或郁郁心烦,或下利,或黄疸。
舌脉:舌质淡红或舌质红,苔黄或黄而干燥;脉弦数。
【诊断要点】
(1)具备主症。
(2)具备主症三项,加副症三项。
(3)具备主症二项,加副症三项,加典型舌脉。
一般先有少阳证,病情不解,传入阳明,又出现阳明证。
【证候分析】
本证是少阳与阳明并病或合病,少阳位于半表半里,少阳邪气不解,正邪分争则往来寒热;
足少阳之脉循胸过季胁,少阳经气不舒,气机郁滞则胸胁苦满;
若邪入阳明,火热之邪郁结心下可致心下拘急;
呕吐是少阳病主证,是由于胆火犯胃,木邪乘土所致,若邪热传入阳明,燥屎内结,胃气不得下降,可使呕吐加重,甚至呕吐不止;
少阳邪热不解,传入阳明,燥结成实则大便秘结。
若少阳邪热较轻,而以阳明里热实为主,则可见发热或午后潮热;
邪郁少阳,胆火上炎,灼伤津液故可见口苦、咽干、目眩,
心下痞硬与心下拘急病机相似,不过气机郁滞更甚;
燥屎内结,腹气不通则腹部胀满疼痛;
少阳胆火内郁,情志不畅故见心烦;
本证常见大便秘结,但有时也会见到下利,乃阳明燥结已成,热迫津液从旁而下,为热结旁流之属。
【治疗法则】
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代表方剂】
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
【方药加减】
潮热:特点是午后发热,如潮水定时而作,说明少阳病邪已轻,阳明里实热已重,若见胸胁苦满,呕吐,大便秘结,胃脘或腹部胀满疼痛,治宜大柴胡汤去大枣以免甘壅助热,酌加芒硝软坚泻下,攻除燥结。
腹部胀满疼痛:其特点是疼痛拒按,胀满不减,或减不足言,伴胸胁苦满,郁郁心烦,口苦,咽干等少阳证,可用大柴胡汤加厚朴行气消痞除满。
黄疸:特点是身黄、目黄、小便黄,黄色鲜明,伴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而烦,口苦,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等,治宜大柴胡汤加茵陈、栀子、金钱草等清热退黄之品
【类证鉴别】
呕吐证与少阳兼阳明证:呕吐证是以呕吐为主症的疾病,病因很多,故症状表现亦较复杂;而少阳兼阳明证虽亦可见呕不止,但仅是主症之一,还必须见有胸胁苦满,心下拘急,大便秘结等症,以及其他一些少阳阳明见症,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
阳明湿热兼里发黄证与少阳兼阳明证:二证虽均可见呕吐,便秘,发黄,但前者是以发黄为主症,后者发黄仅是或然症;更重要的是阳明湿热兼里发黄应有小便不利,舌苔黄腻等里湿热之象,而少阳兼阳明证则应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少阳症,湿象并不明显。
少阳半表半里证与少阳兼阳明证:二者虽均可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烦等证,但半表半里证没有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等阳明里实证,而后者则是必备之症;从舌脉来看,半表半里证舌质舌苔多无明显改变,脉弦细,而少阳兼阳明证舌质多红,苔黄或干,脉弦数,亦可资鉴别。
阳明痞满证与少阳兼阳明证:二证虽均可见大便秘结,腹郁胀满疼痛,但前者不具备少阳之证,后者应有注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拘急或幻苦、咽干、目弦等少阳症,故二者还是不难鉴别的。
【现代研究】
(1)历来注家认为大柴胡证,乃少阳兼阳明之证候,然而洪子云等人认为病变,胆腑不在阳明:从临床所见,大柴胡汤证患者之急迫疼痛,确寒在心下,尤以急性胆囊炎患者最为明显;大柴胡汤证既可便秘,亦可下利,总由胆腑结热,热盛伤津,或因邪热煎迫,逼液下趋所致,与阳明腑证大有区别。
(2)复方大柴胡汤(柴胡25克、白芍25克、黄芩15克、枳壳15克、木香25克、元胡15克、大黄40克、金钱草50克)经动物(狗)实验证明,此方具有明显的利胆和降低括约肌张力的作用,而且并不抑制括约肌的运动机能。这对解除胆汁、胰腺的淤滞无疑是有利的,由于它能使括约肌放松,再加上其显著的利胆作用,通过“内冲洗”又会有助于炎症、感染的消退。其中,以大黄利胆作用最强,白芍有类似大黄利胆效应。正交实验,似提示复方的作用比各个单方为强,因各药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3)湖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治疗胆石症、胆系感染采取“总攻”疗法,该疗法的中药方就是大柴胡汤,经治100例,排石率86%。
(4)治疗胆胰疾病:《辽宁医药》1977年第3期报道有人用大柴胡汤治疗胆胰疾病200例,其中急性胆囊炎、胆石症102例,胆道蛔虫合并胆道感染74例,急性胰腺炎20例,急性阻塞性毛细胆管炎4例,治疗用药;柴胡15~25克大黄15~25克(后入)枳壳25~50克半夏15克杭芍50克木香25~50克郁金25克甘草15克随证加减。治疗结果:有效183例,占91.5%,无效17例,占8.5%。其中30例胆石症患者排出结石的有21例,排石率为70%。
湿浊困心证
肺经风热证
肝阳化风证
邪留阴分证
气血两燔证
热盛动血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