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胀满,呃逆,嗳气。
副症:大便溏薄,水肿,恶心呕吐,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乏力。
舌脉:舌质淡,脉虚弱。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气虚证主症状及舌、脉。
(3)具备素体虚弱,年老体衰的特点。
【证候分析】
脾胃为后天之本,老年人机能衰退,致脾胃之气虚损,在临床之中诸症均可出现。脾气虚弱,运化失健,则产生食欲不振,食后脘跋胀满;脾气虚弱,影响胃的受纳、腐熟之功能则出现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脾气虚,运化乏力,湿留滞不化,便溏薄;水湿停留,溢于肌肤而见水肿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舌脉均为气虚之特点。
【治疗法则】
补中益气。
【代表方剂】
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
【方药加减】
眩晕:其中以眩晕为特点。伴有少气懒言,倦怠乏力,不思饮食等症,治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蔓荆子。
耳鸣耳聋:其特点为耳鸣耳聋或重听,蹲下立起时加重,伴有不思饮食,精神疲倦,气短懒言等症。治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于、干葛。
汗证:年岁已高,脾胃气虚而导致汗出。其表现为汗出以四肢尤甚,劳累与饮食后更为显著。兼有精神疲倦,气短懒言,食少便溏,头目眩晕。治宜补气敛汗,当用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
泄泻:多由年高体虚,或年老病后体衰,脾胃之气受损面致。其表现为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发作时大便次数增多,时溏时泻,完谷不化,腹胀隐痛,面色淡黄少华,精神倦怠。治用四君子汤加黄芪、山药、扁豆。莲肉、砂仁。
瘘证:临床表现为肢体赛软无力,甚者肌肉萎缩或眼睑肌肉下垂,倦怠乏力,精神不振,气短懒言,语声低微,不思饮食。治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生谷芽、竹麦芽。
消渴:以善饥而不能食,口渴为其特点。伴有精神倦怠,气短懒言,头目眩晕,大便塘泄。治宜七味白术散加紫胡、升麻、炮姜。
阳痿:年岁已高,脾胃之气已虚,故见阳痿,举阳不坚。且伴有头晕目眩,面色萎黄,气阳不坚,食少便溏,神倦乏力。当用补中益气汤加菟丝子、鹿角霜等。
【类证鉴别】
老年脾阳虚证与老年脾胃气虚证:在临床上气亦属阳,但是气虚往往是阳虚的开始阶段,而阳虚常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脾胃气虚的特点是以运化受纳机能减退为主,并兼有一派气虚证的症状。而脾阳虚证则除脾气虚证的症状之外,必有全身的虚寒象,如畏寒肢冷,脘腹呤痛,口吐清挺等。总之,脾胃气虚证则无寒象,脾阳虚证则寒象明显。
【现代研究】
广东中医学脘脾胃研究徂用补脾方药四君子汤煎剂观察对象兔?胩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