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陷心包证

热陷心包证

【临床表现】

主症:身灼热、肢厥冷,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

副症:舌春,息粗。

舌脉,舌红绛,脉数或细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或具备副症中其中一项,加典型舌脉。

(3)多有温邪犯肺不愈史,或邪在气普不解史,病势重,病程短。

【证候分析】

邪热闭遏于内,阳气不达四肢,故身体灼热而四肢厥冷: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不受邪,包络代之,今邪热内陷,灼液为痰,痰热阻闭包络则神志失常,轻则神昏谵语,重则昏愦不语,意识完全丧失;舌为心之苗窍,心之呷络系舌本,痰热阻于心窍,故舌体转,动不灵活而言语不利:热邪内迫,则呼吸气粗,热入心包亦属邪入营分之范围,所以舌红绛,脉细数。若肺卫之邪热直接内陷心包,普阴耗伤较轻,则舌纯绛鲜泽,脉数。

【治疗法则】

清心开窍。

【代表方剂】

清宫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

【方药加减】

清宮汤专清包络邪热,但其开窍之力较弱,临床往往用其配合上述清心开窍之成药使用。若热毒较盛,配合安宮牛黄丸;若痰浊较盛,选用至宝丹:窍闭兼有动风者,宜投紫雪丹。

若热入心包兼有腑实:症见身热神昏、肢厥、舌蹇、便秘,腹部按之硬痛,舌绛苔黄燥,脉沉实而数,当清心开窍,攻下捬实,用安宮牛黄丸加生大黄未,即为牛黄承气汤。

若热闭心包兼血瘀滞:症见身灼热,午后及夜间加重,神昏谵语,但欲漱水不欲咽,痰盛气粗,舌绛无苔,望之若干,扪之尚润,或紫晦而润,宜清心通瘀豁痰开窍,用清宮汤去竹叶卷心、玄参心、酌加丹皮、赤芍、菖蒲竹沥等,以通瘀涤痰开窍,或选用犀地清络饮。

【类证鉴别】

热结肠捬证与热陷心包证:二者皆可出现身热、肢厥、神昏谵语等症,但前者系邪热与肠中糟粕相结,腑气不通所致,必伴见便秘,腹满硬痛、苔焦燥,脉沉有力等里热成实之象,本证乃热陷心包,机窍阻闭使然,以神志异常的表现为主。轻则神昏谵语,甚则昏愤不语,意识完全丧失,并伴有舌蹇而言语不利,舌红绛、脉细数等心窍阻闭,心营热盛的表现。二证显然有别。

热盛动血证与热陷心包证:热盛动血证因血热扰心,而出现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等症,与热陷心包证相似,有神志异常的表现,但前者系血热炽盛,迫血妄行所致,以斑疹及各种出血见症,舌深绛为其临床特点。本证为热陷心包,机窍阻闭所致,而以灼热肢厥,昏谵或不语如尸,舌红绛为其主要表现。舌为心之苗窍,热陷心包,,机窍阻闭,故又见舌蹇短缩而语言不利,热盛动血证多无此象,二者不难区分。

泌别失职湿浊蒙上证与热陷心包证:二者皆有神志异常的表现,但细分其因却有不同。泌别失职混浊蒙上诬系湿浊内阻下焦,泌别失职,邪无出路,蒸腾上逆,蒙蒙清窍所致,除精神恍惚,神识迷蒙的表现外,又见小便不利,甚则点滴不通,湿蒸头胀,呕吐恶心,渴不多饮,苔白腻,脉濡缓等症,热陷心包证乃邪热内陷,心窍阻闭使然,除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外,又见身灼热,肢厥,舌蹇、舌红绛,脉细数等症,无湿浊偏盛,下闭上壅的表现。

【现代研究】

本证以高热、神昏为其特点,多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病毒性脑炎等中抠神经系统感染性疾患及中毒性菌痢:、肺炎、败血症等引起的中毒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系病毒或细菌及其毒素侵犯脑膜及脑组织,使之充血、水肿、出血、出现大小不等的坏死软化灶,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从而使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网状结构功能障碍而引起高热、神昏,中毒性脑病多系细菌毒素通过血脑屏障侵犯脑组织,并发生变态反应,使脑组织及脑膜充血、水肿、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刺激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网状结构,使之功能发生障碍,遂致本证。


老年脾肾阳虚证
老年脾肾阴虚证
老年脾胃气虚证
老年阳气虚衰证
老年阴虚火旺证
老年阴阳两虚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