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阴虚火旺证

老年阴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

主症:形体消瘦,五心烦热。

副症:两顴红赤,潮热盗汗,咽干口燥,心烦失眠。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任何一项。

(3)具备典型舌脉。

(4)具备久病、重病液耗史及年老体衰等特点。

【证候分析】

久病、重病加之高年体虚,体内阴液耗损,故渐趋消瘦;

阴虚不制其阳,虚火内扰,故见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及潮热盗汗;

虚火上炎则见两顴红赤,咽干口燥,舌红少苔、阴血不足,故脉道变细,内有虚热则脉细中兼数。

【治疗法则】

滋阴降火。

【代表方剂】

知柏地黄汤、补心丹,

【方药加减】

肺痨:本证特点为呛咳气急,痰少而粘,或见咯血,午后潮热,骨蒸潮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心烦失眠,形体日渐瘦削,舌质红张而干,苔薄黄,脉弦数。治用知柏地黄汤加天门冬、麦门冬、青茼、地骨皮

咯血甚者,可酌加侧柏叶藕节白芨、生荷叶等。

喉痹:其特点为形体瘦弱,咽喉烂肿,口腔靡烂,疼痛可轻可重,虚烦不眠,头晕耳鸣,口舌干燥,舌红脉细数。因于年高肾水不充,不能上滋肺阴。治用知柏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射干、牛膝、车前子木蝴蝶等。

心悸:其特点是心悸失眠,眩晕耳呜,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用补心丹加黄连、山栀子灯芯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不寐:其特点是心烦不寐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因肾阴不足,不交于心,心火虚旺所致,故更兼见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治用知柏地黄汤加柏子仁远志当归朱砂等。

耳鸣耳聋:其特点是耳鸣耳鸣兼见眩晕,筋骨酸软,颧赤口干,舌红,尺脉虚大,系由精血不足,不充上窍,虚火上乘所致。治用知柏地黄汤加黄芩麦冬等。

眩晕:其特点是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则甚,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以知柏地黄汤加枸杞子菊花、草决明等。

消渴:主要表现为尿频量多,尿如脂膏,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用知柏地黄汤加五味子、山萸肉、麦冬石斛枇杷叶等。

淋证:其特点为尿赤涩疼痛,尿频尿急,尿血,口舌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用知柏地黄汤加导赤散。

【类证鉴别】

老年肝火上炎证与老年阴虚火旺证:二者均可出现火热亢盛之眩晕耳鸣、咽干等症。但前者纯届实证,更突出头胀痛,烦躁易怒面红目赤等实火循经上炎的表现:而阴虚火旺证还有腰膝酸软、乏力,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口咽干燥等阴虚火炎的表现。

老年气阴两虚证与老年阴虚火旺证:二者均属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证候,均有阴虚内热或火旺的表现。所不同的是气阴两虚证有“气虚”的一面,而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阴虚火旺证则纯由阴液亏耗所致。因阴虚于下导致火炎于上,所以,更突出眩晕耳鸣,心烦不寐等特点。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资料表明:阴虚火旺证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能量代谢进一步增高,体内营养物质和体液的消耗更加明显。


悬饮证(十枣汤证)
风热外袭证
冲任瘀阻证
冲任瘀湿凝结证
冲任湿热证
太阳热扰胸膈中焦虚寒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