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饮证(十枣汤证)

悬饮证(十枣汤证)

【临床表现】

主症:心下痞硬满,牵引胸胁疼痛。

副症:头痛,时而汗出,呼吸短气,干呕下利。

舌脉:舌苔白,脉沉弦。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加典型舌脉。

【证候分析】

饮为有形之邪,停结于胸胁之间,以致胸阳被遏,气机壅滞,故见心下痞硬满,牵引胸胁疼痛之特征,饮停于胸,肺气不利,故见呼吸气短,肺合皮毛,肺气不利,玄府开合失常,故见汗出,饮逆于胃则干呕,下注于肠则下利,上攻则头痛。舌苔白,脉沉弦均为悬饮之征象。

【治疗法则】

攻逐水饮。

【代表方剂】

十枣汤。

【方药加减】

痰饮:临床表现为胸胁胀满疼痛,以胁一部位为主,呼吸、咳唾、转侧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可依本方酌加香附,旋复花,苏子杏仁陈皮,半夏,茯苓,薏米等理气化饮渗湿,随证用之效果较佳。

【类证鉴别】

悬饮证与水饮食滞痞证:二者皆有“心下痞硬,下利。”前者因水饮停聚胸胁气机阻滞,开降失常所致,后者多为胃虚气逆水饮与食滞内停所致。不同点,前者具有牵引胸胁疼痛,后者具有嗳气酸腐食臭。由此可以区别。

悬饮证与结胸证:二者皆表现为心下痞硬,短气,前者是水饮滞留于胁下,以咳唾牵引胁下疼痛或心下痞硬,牵引胁下作痛为主症,后者是痰水饮与寒热邪气相结,胸膈以心下痞硬疼痛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甚则按之石硬,硬满不可触之,二者同中有异不难区别。

悬饮证与支饮证:二者皆有咳逆、短气的症状,但此证主要以牵引两胁作痛为主症,后者则以胸闷,气短、倚息不得平卧为主要症状,二者不难区别。

【现代研究】

据远田裕政研究证明,十枣汤具有二种作

基本作用:具有增大水份从胃肠道排出之功效因而能促进经胃肠道排水反应〈泻下反应)。

局部作用:将胸部和腹部以及其它部分过剩之水份通过胃旸道排出之作用,也就是有改善胸水,腹水,浮肿之作用。

(《汉方研究》1989年4月)


气血两燔证
热盛动血证
胃虚气逆痞证(甘草泻心汤证)
冲任实热证
冲任虚寒证
大结胸证(大陷胸汤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