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任实热证

冲任实热证

【临床表现】

主症:月经先期,或月经过多,或非时下血,崩中漏下,或经行吐衄,或产后恶露不绝,或产后发热。

副症:经量多,色深红或紫红有块,质稠粘。面红,口干,尿黄,便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有副症中任何二项,加上典型舌脉。

(3)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多有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燥助阳之品的病史。

【证候分析】

素体阳盛,过食辛燥,外感热邪,或常在高温环境工作,以致热搏血分,扰及冲任,冲任不固,经血妄行,故月经先期而至,

若乘经行之际热搏于血则经来甚多。

若肝郁化火,或感受热邪,酿成实火,实热伏于冲任,热迫经血妄行,致成血崩下或淋漓不净。

若愤怒伤肝,冲脉于阳明而附于肝,经行时冲气旺盛,冲气挟肝气上逆,火炎气逆,灼伤血络,血随气升,故见经行吐血衄血。

产后过食辛燥,感受邪热,或肝郁化火,以热扰冲任,迫血妄行,面至产后恶露不绝。

由于分娩时的产创和出血,元气受损,或接生消毒不严,护理不慎,或产褥不洁,或外感风、寒、暑、热,致邪骞乘虚侵入胞中,浸延全身,正邪交争,营卫不和,致令产后发热。

热为阳邪,血为热灼,故经色红或紫红有块。

热甚伤津,则经质稠粘,而红口干、尿黄、便结。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均为血热内盛之象。

【治疗法则】

解实热、凉阴血、清冲任。

【代表方剂】

清经散、保阴煎、清热靣经汤、清肝引经汤、解毒活血汤,荆防四物汤。

【方药加减】

月经先期:其特点为经来先期,査少,色紫红有块。,或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数。此证系邪热伏于冲任,迫血妄行而成。临床多选清经散治疗。若经量多者,去茯苓之渗利,酌加炒地榆、炒槐花,以清热凉血止血。从而达到热去而阴不伤,血安而经自调之最佳效果。

月经过多:其特点为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常伴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此证系热盛于里,扰及血海,乘经行之际,迫血下行面成。治疗多选保阴煎加地榆槐花凉血止血。若见气虚血热之象,则须益气养阴凉血止血,方选安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竞参以补益中气。若外感热邪化火成毒者,则宜清热解毒化瘀,方用钐毒四物汤(《沈氏尊生》)酌加败酱草红藤桃仁、丹皮以增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之疗效。

崩漏:其特点为经血非时忽然大下,或淋餌日久不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或小便黄,或大便干结。苔黄或黄腻,脉洪数。此证系热盛于内,损伤冲任,血海沸腾,迫血妄行。选方清热固泾汤加沙参兹气滋阴。若兼有少腹及两胁胀痛,心烦易怒,脉弦者,为肝经火炽,宜清肝泻热,上方加柴胡夏枯草益母草、蒺藜。若苔黄腻,少腹疼痛者,为湿热阻滞冲任所致,宜加蚕矢、黄柏淸热燥湿止血。

经行吐衄:其特点为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较多,色鲜红,心烦易怒,或两胁张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尿黄便结,月经吋提前,量少甚或不行。舌红苔黄,脉弦数。此证多系肝胃郁火,值经前或经行之际,冲气挟肝胃之火上逆,热伤阳络,血随气升而发病。治疗多选清肝引经汤引血下行。若兼小腹疼痛者,为瘀阻胞中,可加桃仁红花以活血祛瘀止痛。

恶露不绝:其畚点为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少,色深红,质稠粘,有臭秽气,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脉虚细而数。此证系产后阴液耗损,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而发病。临床选保阴煎加阿胶、旱莲草、乌贼骨以助前阴清热止血之力。若肝郁化热恶露不绝,证见两胁胀痛,心烦,舌苔黄,脉弦数者,治宜舒肝解郁,清热凉血。方选丹栀逍遥故加生地、旱莲草、茜草根以淸热凉血止血。

产后发热:其特点为新产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或少,色紫黯如败酱,有臭气。烦躁,口渴引饮,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此乃感染邪毒,直犯胞宮,正邪交争急剧而发病。治疗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选解毒活血汤加银花、益母草或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丹皮、赤芍鱼腥草、益母草,或银翘解毒汤加益母草。

若高热甚,可酌加连翘白薇柴胡

汗多,烦渴不解,可加生石膏天花粉人参叶等。

若瘀热互结胞中,证见小腹痛加剧,恶露不畅,大便秘结,宜清热泻下逐瘀,用大黄牡丹皮汤加败酱草红藤

【中医治疗】

清热,凉血,养阴。

(一)内服方药:

(1)清经散加减:丹皮12克、地骨皮10克、白芍12克、生地15克、黄柏l2克、青蒿10克。本方适用于冲任实热证。

(2)两地汤加减:生地15克、地骨皮10克、玄参15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阿胶10克。本方适用于冲任虚热证。以上方药,水煎取汁300毫升,阿胶烊化冲服,日2~3次,每日1剂。

(二)加减变化:

若冲任实热迫血妄行,出血量多者,基本方(1)加地榆炭15克、茜草15克;

血热气虚,倦怠气短者,加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

肝郁化热,胁胀烦躁,口苦脉弦者,加栀子10克、夏枯草15克、生牡蛎20克以泻火平肝;

若热甚化毒,或产后感受邪毒,证见血色紫黯,秽如败酱,加败酱草30克、红藤15克、二花15克、益母草20克以解毒祛瘀;

血热挟瘀,小腹刺痛,经血有块者,加三七末6克冲服;

经行吐衄,加川牛膝15克引血下行;

虚热出血,量多质清者,基本方(2)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30克养阴止血;

出血量少,淋漓不止者,加荆芥炭6克、乌贼骨15克;

若胎漏下血,加续断15克、苧麻根15克;

热伏日久,气阴两伤,神疲口渴者,加太子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

【现代研究】

以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冲任实热证,似与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失常,尤其是交感神经——卵巢功能亢进,或性激素代谢紊乱有关。妇科检查:子宮大小一般正常,附件阴性(合并慢性附件炎者例外)。辅助检查:基温双相,可有排卵后温度上升缓慢、呈阶梯形,或高相波动欠稳定等不同程度的黄体功能不良现象。少数病例可有稀发排卵,甚或无排卵的。


少阴痰热闭阻咽痛证
少阴虚热咽痛证
心肝火盛证
心脾血虚证
肝脾两虚证
肝郁脾虚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