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凌心证

水气凌心证

【概述】

肾水凌心证心肾阳虚水泛证心与肾的阳气亏虚,水液泛滥,以畏冷肢凉,肢体浮肿,下肢尤甚,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咳吐稀白痰,舌淡胖,苔白滑,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水气凌心证是指水饮内停,阻遏心阳引起,以心悸气短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症状的概称。多因脾肾阳虚或心肾阳虚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

心悸眩晕,恶心呕吐,形寒肢冷,气短,小便不利,胸脘痞满,渴而不欲饮,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细滑。水气凌心证常见于"心悸"、"眩晕"、"咳喘"等疾病中。

本证通常应与"心阳虚证"、"肾阳虚证"相鉴别。水气凌心,心肾阳虚水泛。

见于:眩晕,心悸,咳喘,水肿,风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炎,特发性水肿,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低下等。

中医病机

本证是水饮内停,阻遏心阳的证候。多由脾肾阳虚或心肾阳虚引起水饮上逆,侵凌于心所致,证属本虚标实。其病位主要在心,然而常常涉及脾、肾两脏阳气虚衰,导致痰饮,瘀血等的产生,而使病情更趋复杂多端。

体征

心悸气短,眩晕,呕吐痰涎,形寒肢冷,胸脘痞满,渴不欲饮,小便不利,或胸闷而痛,神倦无力,面浮肢肿,舌质淡青胖嫩,苔白润或白腻,脉沉弦或细滑,或细结代,或迟细。

中医治疗

温阳,化饮,利水。(一)内服方药:

(1)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猪苓10克,法半夏10克、泽泻10克、沉香6克、大腹皮12克。本方适于水气凌心之肺脾气虚者。

(2)真武汤加减:附子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沉香6克、补骨脂10克、干姜l0克。本方适用于水气凌心之肾阳虚弱者。上方浓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二)加减变化:若兼见水饮射肺,症见咳逆上气者于基本方(1)中加细辛3克、干姜10克、五味子6克以温肺化饮;若兼见脾虚而倦怠无力者可加黄芪15克、党参10克、苡仁15克以健脾益气。若兼见脾肾阳虚症见下肢水肿,小便短少于基本方(2)中加用黄芪15克、椒目12克、防己15克以利水消肿。兼见胸闷而痛,络气痹阻者加沉香10克、檀香6克、全瓜萎12克、枳壳12克以宽胸理气温通止痛。若兼见脉结代者宜于基本方(2)中重用桂枝为12克,加党参12克、熟地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l0克以益气通脉。(三)饮食疗法:(1)取乌鱼或大鲫鱼剖肚去肠杂,纳入大蒜一个、椒目5克,不加盐,炖熟以汤白为度,吃鱼喝汤。(2)将白茯苓等磨成细粉,每次取茯苓粉15克左右,用粳米100克煮粥,有健脾利水消肿作用,可作水气凌心有水肿的病人的辅助治疗。(3)鲤鱼一条约500克左右、生姜30克、葱6克,炖汤不放盐,喝汤吃鱼。(4)鳝鱼500克、鲜薤白120克,炖汤不放盐,喝汤吃鱼。(5)花生(连衣)、生苡仁、赤豆、红枣各适量,同煮烂为度,每日早晚各服一碗。上法均对心阳不振兼肺脾气虚所致水气凌心有辅助治疗作用。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为虚实夹杂证候,要注意处理好扶正、祛邪的关系,在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经治疗好转时,若过早补阳会助长热邪,过早补气补阴又会碍于湿邪,导致水邪复聚,逆上犯心。因此,在余邪未尽阶段,宜用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的"和"法治疗。只有余邪已尽,方可根据心阳不振兼见肺脾气虚或肾阳虚弱而随证施治,调补善后。 (二)水气凌心由于水邪逆上,心主血脉的功能易为水邪阻碍而失调,出现瘀血症状,尽管瘀血证候明显仍为标证,是病理产物成为的继发致病因素,因此,水饮、瘀血二者之间的主次矛盾要妥善处理,不能单纯使用活血化瘀治标失本,只有加强补气行气,佐以活血化瘀之品,方不耽误病程。 (三)水气凌心之证还常兼见肺脾气虚,临床表现可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此时治疗当以补脾化湿治本为主,不宜过于分利,以免利水伤阴,造成病情加重。

针灸

1.针刺:主穴取心俞、巨阙、阴谷、肾俞、脾俞,配穴取委阳、三焦俞、气海,补法行针,留针15分钟,中间捻针2~3次,每日一次。 2.艾灸:可用上述针刺穴位,进行艾灸,其中心俞、脾俞、肾俞及气海为必灸之穴,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护理

1.若见下肢浮肿,可采用半卧位,医护人员要做好24小时出入量的观察和记录,并每周称体重1~2次,以观察水肿消退情况。 2.本证患者在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较甚时,应适当给氧。在需要静脉输液时,应根据病情遵医嘱控制液体量,否则补液量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3.由于水气凌心出现厥脱时,可酌情选用人参针、参附针等;若进一步发展心阳虚衰时,则可用万年青总甙、铃兰毒甙等,予以静脉滴注。若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一旦出现立即向医师联系,予以迅速处理。 4.病房要求空气新鲜,安静,室内经常作消毒处理,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5.本证病人身体抵抗力低弱,起居饮食均要谨慎,谨防外邪侵袭而加重病情。要求病人身体力行地参加体力劳动及体育活动,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老年肝肾阴虚证
老年肝阳上亢证
老年肾精不足证
老年肾阳虚衰证
脾肺气虚证
老年脾肾阳虚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