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肺气虚证

老年脾肺气虚证

【临床表现】

主症:咳喘,纳差,腹胀,便溏。

副症:痰多稀白,声低懒言,倦息乏力,面色?白。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弱。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任何两项副症。

(3)具备气虚舌脉。

(4)具备起病嫌、久病年衰的特点。

【证候分析】

本证多出现于慢性咳喘的老年患者,故常由肺气先虚而渐及脾脏,以致脾气亦虚;脾既虚则气之化源匮乏,肺气愈见不足;甚者,五脏之气俱虚,肾之精来源日少,从而形成肺胂肾三脏俱虚证。

久咳不止,肺气受损,故见咳嗽气喘;气不而布津,聚湿为痰,则为痰多稀白;脾气虚,运化失健,可见食欲不振;脾不运化水湿,湿邪下渗,故见便溏。气虚,脏腑机能活动减退,故声低懒言,倦怠乏力。舌脉皆属气虚之象

【治疗法则】

补脾益肺。

【代表方剂】

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方药加减】

感冒:多由年高体弱,脾肺气虚,卫表不固所致,其特点是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咳嗽痰白,舌苔薄白,脉浮的同时,有自汗、短气、倦怠、脉虚无力等表现。另外,还常伴有咳吐稀白痰。治宜补中益气汤加羌活、苏叶等益气固表。

若卫气不固,自汗易感者,又宜用玉屏风散治疗。

咳嗽:其特点是咳嗽,痰多色白,食少脘胀,便溏,肢体固倦,多因咳嗽日久,肺气受损,清肃失司,渐及于脾所致。治用六君子汤加炒苡仁、砂仁等。

小便失禁:其特点为小便失禁,咳嗽或用力即出,少气懒言,脐腹部有下坠感,动则加重,舌淡胖,脉沉细。治用补中益气汤加桑螵蛸益智仁等。

便秘:其持点是大便秘结,胸闷气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排便无力,舌淡,脉沉细,因年迈中虚,肠失濡润所致,治用补中益气汤加火麻仁、蜂密等,使中气旺,大肠传导得司,便闭自解,

脱肛:多由老年元气不足,中气下陷,脾肺气虚,摄纳无权,肛门肌肉松弛,无力收摄而下脱。其特点是肛门脱出,咳时或便时即脱,肛头色淡无红痛,气短或咳,舌淡少苔,脉虚弱。方选补中益气汤加五倍子、猬皮等.

麻木:其特点是头固肢体麻木,闭目尤甚,启则渐轻,兼见少气懒言,动则喘息,自汗,食少便溏,舌淡或有齿印,脉濡弱。因年老脾肺气虚,面致卫阳不足,“卫气不行",则为不仁。治用补中益气汤加桑枝、牛膝、僵蚕等。

瘾疹:其特点是疹色淡红,时隐时现,遇风寒或劳累而反复发作,伴头晕乏力,少气懒言,纳食不香,大便溏傅,舌淡或淡胖冇齿印,苔薄白或微黄,脉沉或濡弱。因脾肺气虚,卫外失固所致。治用补中益气汤加全蝎地龙等。若挟有血瘀者,加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之品。


肾气不固证
脾胃湿热证
痰湿流结证
痰湿阻胞证
厥阴血虚寒厥证(当归四逆汤证)
厥阴上热下寒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