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不固证

肾气不固证

【临床表现】

主症:尿频而清长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多,滑精早泄,带下清稀,胎动易滑。

副症:腰膝酸软,面白神疲,耳鸣,耳聋。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诊断要点】

(1)肾虚而突出表现为精、尿、胎、带的不能封藏固摄。

(2)必须具备至少一项主症,具备二项以上副症,加典型舌脉。

(3)多见于年高或年少的体弱患者或多产妇女。

【证候分析】

肾与膀胱相表理,肾虚则膀胱失约,故尿频而清长,或遗尿,或尿失禁;夜间阳气虚,阴气盛膀胱失约尤为明显,故夜尿多;肾虚排尿力弱又欠固摄,故尿后余沥不尽:肾藏精,肾虚而藏精功能减弱,精关不固,故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脉失约而带下最多质稀,肾虚冲任失养,胎元不固,故易流产滑胎;腰为肾之府,开窍于耳,肾虚故腰膝琺软,耳鸣耳聋;肾为人之根本,肾虚真气不足,故神疲面白,舌淡。脉沉弱,为肾气虚衰之象。

【治疗法则】

补肾固摄。

【代表方剂】

大补元煎、秘精丸。

【方药加减】

遗精滑泄:以遗精滑泄作为主症,兼有精神萎糜,面白少华,腰膝酸软等症,治用《济生》秘精丸和斑龙丸。

遗尿:症见夜间遗尿,日间头晕腰琺,商色战白,治用沈氏菟丝子丸加女贞子、旱莲草、川断、狗脊桑螵蛸龙骨牡蛎等。

胎动易滑:症见胎动不安或怀胎易滑,腰酸神疲,面白少华,舌淡脉弱。治用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杜件、熟地、枸杞等。

带下:症见白带清稀、最多,腰蚁如折,尿频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治用肾气丸合完带汤.

【类证鉴别】

肾气虚与肾气不固证:二证均为肾虚面寒热之象不明显,但临床表现后者侧重在精关不固,膀胱失约,以滑泄遗精、尿频清长、带下清稀、胎动易滑、尿频清长或夜间遗尿等为主症:面前者以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等一般肾虚之症为重点。

肾不纳气与肾气不固证:二证都以肾气虚为基本病机,都有肾虚不能摄纳的特点,但肾不纳气多由肺虚久病及肾而成,侧重于不能摄纳肺气,气不归元,临床表现为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背气不固则侧重于下元不固,临床表现在精、研、胎、带等下焦症状。

【现代研究】

本证可见于性功能减退、小儿遗尿症、神经衰弱所致的尿频、尿失禁,某些内分泌失调的多尿、尿崩症和老年张力性尿失禁等病可参考本证辨治。


少阳邪气弥漫三焦证
阴阳两虚厥逆烦躁证(茯苓四逆汤)
风寒外袭证
风寒邪毒证
风热侵袭肺卫证
风热邪毒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