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上炎证

肝火上炎证

【临床表现】

主症: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

副症: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胁肋灼痛,失眠多梦,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有副症中任何一项,加典型舌脉。

(3)多有情志不遂,郁怒伤肝的明确病史,病情也多因情志波动而加剧,

【证候分析】

肝火易炎,上攻头目,故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

火郁肝经,则胁肋灼痛;

如挟胆气上溢,则口苦口干;

肝失条达,故烦躁易怒;

郁热内扰,神不得安,故失眠多梦;

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

热盛灼津,则便秘尿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经实火炽盛之征。

【治疗法则】

清肝泻火。

【代表方剂】

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

【方药加减】

头痛:其特点是头部胀痛,头晕目眩,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兼有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火热炽盛的征象。治用当归龙荟丸加藁本蔓荆子等淸肝泻火止痛。

胁痛:其特点是胁肋以灼痛为主,兼有面红目赤,口干心烦,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肝经实火炽盛的表现。治用龙胆泻肝汤加金铃子散,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

眩晕:其特点是眩犖头痛,耳鸣耳聋,面红目赤为主症;兼有口苦咽干,尿少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用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加石决明、勾藤、野菊花等清肝泻火潜镇

热甚:可加用羚羊角,生栀子、丹皮等以清肝胆实火,

血证:其特点是以吐血、衄血为主。吐血者血色鲜红或暗紫,兼见口苦、胁痛、喜怒、多梦少寐、舌红绛、脉弦数,由暴怒伤肝,肝火犯胃,胃络受伤所致,治用龙胆泻肝汤加茅根、藕节、旱莲草等,或丹栀逍遥散加减,以清肝、泻肝、凉肝止血。

衄血:鼻衄为主,兼见头痛眩晕,目赤身热、烦躁易怒,口干尿黄,舌红苔黄f脉弦数。此证乃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火上炎,迫血上窜清窍而为,治用龙胆泻肝汤加茅根、仙鹤草藕节等,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咳血量多:血色鲜红:或痰血夹杂、口苦、胁肋灼痛、心烦易怒;或因恼怒而咳血,尿赤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辨证属肝火上炎,木火刑金,因肝火损伤肺络所致,治用泻白散合黛蛤散,以泻肝清肺、凉血止血。

【类证鉴别】

肝火上炎证与寒滞肝豚证:二者症状表现均有肝经经气不畅的特点,但前者为热,有身热、烦躁、尿赤、便秘等症,疼痛为热痛、灼痛,最主要的特点是肝火炎上头目的症状比较多:后者为寒,有畏寒、肢冷、尿清、便溏等症,疼痛为冷痛,遇冷加重、得热减轻或缓解,最主要的特点又是寒滞肝脉少腹冷痛。


少阴客寒咽痛证
少阴痰火结咽证(苦酒汤证)
少阴阳虚水泛证(真武汤证)
少阴气郁四逆证
少阴兼阳明证
热厥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