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量多验方

【组成】白术9g,土茯苓24g,泽泻12g,薏苡仁30g,川木通9g,防己9g,蒲公英21g,黄柏9g,牡丹皮9g,蛇床子12g,苦参15g,白鲜皮15g,白果9g,滑石18g,甘草3g。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带。

【主治】带下过多,证属湿热下注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赤白相间,质黏稠,或浑浊,气味秽臭,阴部瘙痒,或有灼热感,小便色黄量少,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本证系脾虚水湿下注,湿阻气机,郁而化热,湿热有利生虫,而致黄带。本证与肾阴虚而出现的湿热黄带所不同者,除带下量多、有秽臭味等不同脉症外,同时临床亦多见,故另立专证。方中白术、土茯苓、泽泻、薏苡仁、白果健脾利湿,重用土茯苓除增强除湿作用外,配蒲公英并有清热解毒作用;川木通、黄柏、防己、牡丹皮,其味苦寒,清热燥湿;蛇床子、苦参、白鲜皮清热杀虫止痒;滑石、甘草为“六一散”,清利下焦湿热。诸药共奏清热燥湿、杀虫止带的作用。如赤带多者,可酌加生地黄炭15g,炒地榆12g。除上方内服外,同时可配合外洗药:蛇床子15g,花椒9g,白矾6g,百部9g、黄柏9g,苦参21g。将药煎汤先熏后浴阴部,每晚1次,一般10次为1个疗程。该方具有杀虫止痒、清热燥湿的作用,适用于滴虫或霉菌性阴道炎。

〔李郑生,郭淑云.国医大师李振华[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90〕


胃下垂验方_柴瑞霭
胃下垂验方_柴瑞霭
胃下垂验方_柴瑞霭
胃下垂验方_柴瑞霭
胃下垂验方_柴瑞霭
胃下垂验方_柴瑞霭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