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验方

【组成】姜竹茹10g,苍术15g,陈枳壳12g,橘络20g,姜半夏10g,绿梅花20g,厚朴10g,海螵蛸15g,蒲公英20g,代赭石12g,炒丹参15g,檀香6g。

【功效】扶土抑木,降逆和胃。

【主治】胃脘痛,属土虚木贼,胃失和降,痛久络伤者。症见脾胃受损,气机失调,胃脘疼痛不适,嗳气吞酸,纳食减少,大便干结,夜寐安,面容暗黑有泽;舌红、苔黄,脉细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徐老认为,胃脘痛之机因,病初在气,进而则出现气滞血瘀,病虽在胃,或由肝所及,或脾失健运、湿邪阻滞等所致。治宜理气活络、和胃调中。但要注意理气而不破气、燥湿而不伤阴、活血而不动气、调经而不伤络的治疗原则,故提出“解痛”、“调节”的两步法施于临床,收效良多。而胃病易于复发,多缘于精神因素、饮食不节或药物使用不当等各种原因。实验证明幽门螺杆菌(Hp)难以杀灭,因为它能分解尿素酶,把胃液中的尿素分解成氨,造成局部有利其生长繁殖的碱性环境,使许多药物对其“鞭长莫及”和无能为力,故即是Hp被消灭,不过周年半载又可“死灰复燃”,旧病复起。对此,徐老临证分析其乃有脾虚内湿,湿邪阻滞,胃气不合,木郁侮之所致。治宜健脾燥湿、清化湿热、降逆和胃,使脾升胃降,和煦肝木则可灭菌,绝其复燃。

【验案】戴某,男,34岁,2007年2月1日初诊。

患者从事体力劳动,不避寒暑,饮食冷热不均,日久脾胃受损,气机失调,胃脘痛胀,嗳气吞酸,纳食减少,大便干燥。检查后拟诊为出血性糜烂性胃窦炎伴Hp感染。视其面容暗黑有泽;舌红、苔黄,脉细弦。综合辨证乃属土虚木贼,胃失和降,痛久络伤。治以扶土抑木、降逆和胃为先。

处方:姜竹茹10g,苍术15g,陈枳壳12g,橘络20g,姜半夏10g,绿梅花20g,厚朴10g,海螵蛸15g,蒲公英20g,代赭石12g,炒丹参15g,白檀香6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进旬日,症状悉减,余无不适,故不更弦为宜,吩咐连服20剂再诊。

三诊:经诊2次,投药30剂,诸症均减,胃镜复查示:胃窦黏膜皱襞光滑,红白相间,蠕动柔顺,幽门圆形、开闭好,Hp(-)。病已好转,继以和胃调中之剂再服半个月。若无不适之感,即可停药观察。时隔年余,带亲属前来看病,并说自己胃病已好,生活复常。

上述验案证属脾胃不和,湿邪阻滞,肝气横逆之候。脾病善胀,首当理气,故取苍术二陈以理之;而配丹参、檀香、海螵蛸理气活血、活络止痛;药用代赭石以降逆和胃,此理在“降”,因胃痛以“降”为和,所以代赭石质重性降,主治病势上逆,用于肝气犯胃最为适宜,同时还可使胆汁不得反流人胃,可使胃中酸碱平衡,另外,对胃黏膜屏障还起到保护作用,灵活运用,虚实皆可。

〔陶永,卓思源,王化猛,等.徐经世教授治疗脾胃病验案举隅[J].中医药通报,2008,7(6):162-163〕


验方_刘志明
验方_刘志明
肩周炎验方_刘祖贻
验方_李今庸
验方_李今庸
验方_李今庸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