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验方

【组成】炙甘草12g,蚕砂9g,黄连9g,黄芩9g,干姜9g,茯苓9g。

【功效】调理寒热,和胃止泻。

【主治】泄泻,属寒热互结,胃肠不和者。症见腹泻,大便水样、色黄,呕吐,口干渴;舌淡、苔薄黄,脉濡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刘老认为,中气虚弱,外邪侵袭,寒热互结,中气受伤,升降失常,故上可见呕吐,下可见泄泻。吐泻乃因胃肠为湿热困扰,清浊相干、升降失司而发,甚则阴液消耗,转筋拘挛。

【验案】黄某,男,63岁,1984年7月9日初诊。

腹泻2天。患者昨日起无明显诱因突然腹泻,虽无腹痛,但大便水样、色黄,至就诊时已腹泻30佘次。症见呕吐,神疲乏力,声

音嘶哑,呼吸急迫,口干,口渴,皮肤干皱,四肢逆冷,小腿痉挛,腹胀肠鸣;舌淡、苔薄黄,脉濡细。

西医诊断:急性胃肠炎。

中医诊断:腹泻。

中医辨证:寒热互结,胃肠不和。

治法:调理寒热,和胃止泻。

处方:甘草泻心汤加减。炙甘草12g,蚕砂9g,黄连9g,黄芩9g,干姜9g,茯苓9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7月12日二诊:服药后吐泻即止,小腿痉挛亦得缓解,仍感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腹胀纳呆;舌苔薄白,脉濡缓;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健脾补气扶正。处方:太子参12g,白术9g,茯苓9g,枳实3g,木香3g,砂仁3g,陈皮3g,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7月19日三诊:大便转结,胃纳渐香,精神恢复,诸恙已平,四肢肌肤稍有寒凉,脉濡缓。此为吐泻之后,脾阳未复,胃气未苏之象,故继续以健脾和胃之品调护。

上述验案中高年患者,正气不足加之腹泻2天,故其病机为寒热错杂于胃肠矣。急则治其标,初诊时治以调理寒温、和胃止泻,投甘草泻心汤,方中芩、连清热燥湿以止利;甘草甘缓和中、调补中焦,且可缓急止痛;干姜温中,健脾散寒,促使运化复常;蚕砂止泻,又治转筋;茯苓渗湿健脾。服药后,吐泻止,而精神疲乏、胃纳不佳,此系吐泻后,中气受损,邪去正衰,故二诊时以培本为主,投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益胃;方中木香、砂仁、枳实、陈皮和中理气,并加强健脾之功,而获痊愈。

〔刘如秀.刘志明医案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7-258]


乳腺癌验方_李济仁
乳腺癌验方_何任
乳腺癌验方_张大宁
乳腺癌验方_徐经世
乳腺癌验方_颜德馨
宫颈癌验方_孙光荣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