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党参24g,苍术9g,白术9g,茯苓12g,泽泻9g,陈皮9g,桑白皮9g,神曲9g,大腹皮9g,草豆蔻3g。
【功效】补脾益气,运化水湿。
【主治】鼓胀,属脾虚湿困者。症见腹胀,形体渐消,疲乏无力,面浮肢肿,食欲减退,泛恶不吐,两胁痞满,嗳气不舒,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迟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鼓胀因其胀多在腹部,而四肢无恙,故又有医家称其为“单腹胀”。刘老认为,肝硬化腹水,因肝之气血郁结不疏、横犯脾土,脾土受克,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谷之精微不能奉承脏腑,水湿之浊阴不能转输排泄,清浊相混,壅塞而成;其本为脾土之虚,标为水湿之实,治疗宜标本兼顾,但关键在于健运脾气,而不在分利水湿;脾气一振、水湿自化矣。虽腹胀急,但不可予利药以图一快,因破气活血、攻下逐水诸法,最伤脾胃,用之不当不仅腹胀不能消除,反而伤耗正气而犯虚虚之戒。病属初起,尚有可救之机;倘若日久病深,则虽竭尽全力亦难图功。虚证责之脾、肾,实证责之水饮、湿热。盖肝病迁延失治,或过用寒凉,脾胃虚弱,水湿不化,郁久化热,终成鼓胀。治疗时应切中病机,补伐兼施,方能取效。
【验案】何某,女,66岁,1973年6月14日初诊。
鼓胀2个月。患者自觉腹胀已有2个月,其症逐日加重,伴形体渐消,疲乏无力,面浮肢肿,食欲减退,泛恶不吐,两胁痞满,嗳气不舒,小便短少,大便秘结等,于他院就诊,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并予保肝、利水之法治疗,然效果不佳,故求治于刘老。就诊时见:腹胀,形体渐消,疲乏无力,面浮肢肿,食欲减退,泛恶不吐,两胁痞满,嗳气不舒,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迟细;肝大可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功能异常;麝香草酚浊度试验7U;硫酸锌浊度试验14U;白蛋白28g/L,球蛋白30g/L;凡登伯试验间接反应阳性。
西医诊断:肝硬化腹水。
中医诊断:鼓胀。
中医辨证:脾虚湿困。
治法:补脾益气,运化水湿。
处方:四君子汤加减。党参24g,苍术9g,白术9g,茯苓12g,泽泻9g,陈皮9g,桑白皮9g,神曲9g,大腹皮9g,草豆蔻3g。10剂,水浓煎服,每天1剂。
二诊:服上方20余剂,腹水消,腹胀除。后以平胃散合四君子汤调理30余剂而痊愈。
〔刘如秀,刘志明医案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5-286)
荨麻疹验方_谢少龙
慢性结肠炎验方_谢少龙
颈椎病验方_谢少龙
腰椎间盘突出症验方_谢少龙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谢少龙
泌尿系感染验方_谢少龙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