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白芍30g,石决明30g,天麻10g(另包,蒸兑),钩藤12g,丹参15g,川芎10g,白蒺藜15g,全蝎5g,醋延胡索15g,山楂30g,甘草10g。
【功效】平肝息风,通络止痛。
【主治】头痛,辨证属肝风血瘀型。症见头痛呈跳痛、搏动或如锥刺样痛,痛有定处,多因心情不畅、精神紧张、暴怒等因素诱发,女性多在经前发作或加剧,伴头昏或晕,心烦易怒,口干苦,失眠等。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或细涩。临床多见于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三叉神经痛所致头面痛等。
【用法】水煎,日2次温服,每日1剂。
【经验】头痛之论治有从六经辨、从气血辨者。李东垣执简驭繁,将头痛分为外感、内伤两端。刘老认为,内伤头痛之实证多因肝失所养,经脉绌急,致风阳上扰、脑络不通所致,故《内经》将本病又称为“首风”“脑风”,治疗可由平肝息风、通络止痛人手。临证时刘老尤其注重患者胃气盛衰,意在强壮胃气,防止药食伤中,故患者虽无脾胃不和之证亦常用之。正如华佗所言:“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方中白芍、石决明人肝经,平抑肝阳为君。天麻、钩藤平肝息风,助君药以平上扰之风阳;丹参、川芎活血通络,使风阳上扰所致瘀滞之脑络得以疏通,共为方中之臣药;白蒺藜、全蝎息风通络,山楂、醋延胡索活血止痛,共为方中之佐药。山楂除有活血作用外,还可消导和中;甘草得白芍酸甘化阴,濡养经脉,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合,使肝风息,脑络通,经脉缓,则头痛可止。随症加减:巅顶痛,加蔓荆子、藁本;前额痛甚者,加白芷;疼痛明显者,可加重川芎、醋延胡用量;寐差多梦者,加酸枣仁、夜交藤;经前发作明显者,加柴胡、郁金。
〔卜献春,刘芳,刘祖贻临证精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3〕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郭子光
验方_路志正
验方_路志正
胃下垂验方_颜正华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颜正华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颜德馨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