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验方

【组成】白花蛇舌草30g,龙葵20g,代赭石20g,夏枯草15g,蒲公英15g,海藻15g,牡蛎15g,旋覆花10g,陈皮10g,桔梗10g,姜竹茹10g,半夏10g,赤芍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

【功效】理气降逆,化痰软坚,解毒抗毒。

【主治】乳腺癌复发,属气郁痰凝,脉络瘀阻者。症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干,小便可,舌质偏暗,苔黄腻,脉弦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李老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加放疗后复发的肿块乃肝郁热毒、痰凝血瘀所致,为其本;又见恶心呕吐、纳呆不食,为肝气犯胃,胃气上逆,痰浊上泛,为其标;脉弦滑,苔腻,亦为痰浊之征。故用旋覆代赭汤合温胆汤加减,以和胃降逆为主,先治其标;辅以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龙葵清热解

毒抗癌;夏枯草、海藻、牡蛎化痰软坚。待诸症减轻,恶心呕吐已止,纳食已思,若手术部位仍隐痛,可去旋覆花、代赭石,加山慈菇、贝母、瓜蒌等以增强化痰散结之力;加三棱、莪术、当归、赤芍、丹参、王不留行等以破气化瘀。如此标本同治,疗效显著。

【验案】患者,女,45岁,1995年11月20日初诊。曾于1993年10月发现左乳房原发性肿块,在医院做病理活检,诊断为乳腺癌。同年11月行左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疗2年余。近月来,旧恙复发,症见手术部位疼痛,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不畅,干燥难解。触其胸部仍有肿块,坚硬拒按,舌质偏暗,苔黄腻,脉弦滑。证属气郁痰凝,脉络瘀阻。处方:旋覆代赭汤合温胆汤。7剂。

二诊:诸症减轻,恶心呕吐已止,纳食已思,手术部位时有隐痛,原方增化痰散结、破气化瘀之药。处方: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15g,蒲公英15g,海藻15g,牡蛎15g,当归15g,丹参15g,山慈菇lg,龙葵15g,全瓜蒌15g,王不留行15g,陈皮9g,桔梗9g,法半夏9g,赤芍9g,延胡索9g,川楝子9g,贝母9g,三棱9g,莪术9g。

三诊:诸症明显减轻,疼痛止,肿块已软,腻苔亦退。按前方意,随症加减,继续辨治3个月余,肿块全消,无其他不适之症。

〔李艳.李济仁医论医验选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验方_何任
验方_张琪
验方_张琪
验方_张琪
验方_周仲瑛
验方_周仲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