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嘶验方

【症状】嘶哑重浊延久,喉中梗塞感逐渐加重,咳痰色白而黏,眩晕胸闷,面色晦滞,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腻,脉弦滑或细涩,喉镜见声带肥厚暗红,或有结节、肿物,妨碍声门闭合。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气滞或气虚导致血瘀、痰湿内聚,痰瘀互结于肺系,停滞于喉窍而渐成。本型与肺热灼喉型声嘶均属实证,

但本型乃有形之痰浊、瘀血结滞于喉窍,临床上以声嘶缠绵、喉内梗塞感或有息肉肿物凸起、面唇晦滞青紫、胸闷痰多、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腻等为着眼点;而肺热型乃无形之热邪蕴结于肺,以声嘶新发、咽喉红肿灼痛、口渴饮冷、发热面赤、舌红苔黄燥等为辨证要领。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实证,阴证。病机:痰瘀互结,停聚于喉窍。

【治法】化痰祛瘀,散结利窍。

本型声嘶源于痰瘀停滞于喉窍,因此化痰祛瘀乃治本之法;佐以散结软坚,则有形之邪渐消,喉窍自通。

【方剂】以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为主方:

【组成】制半夏12g,陈皮10g,茯苓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山慈姑6g,石菖蒲10g,浮海石10g,诃子10g。

水煎服。

方中半夏、山慈姑化痰散结,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共为主药;陈皮、茯苓除痰湿,赤芍、川芎散瘀血,为辅药;当归养血活-血,浮海石化痰软坚,为佐药;石菖蒲、诃子利窍开音,为使药。

痰结偏重,加浙贝母10g,僵蚕10g,海藻15g;

血瘀偏重,加三棱10g,莪术10g,地龙10g;

兼气虚,声低气怯,话久则声嘶加重,声带松弛,加人参10g,黄芪15g,白术10g。

****验方成药

乌梅五枚(打碎),桔梗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声嘶日久者。

胖大海2枚,桔梗2g,甘草2g,青果2枚,木蝴蝶2g,沸水浸泡,代茶频饮,每日1剂。适用于肺热津伤者。

急性声嘶,含化清音丸;慢性声嘶,含化铁笛丸。

针灸疗法

体针:实证,主穴取天突、鱼际、合谷,配穴取尺泽、曲池、足三里,每次用主、配穴各1-2个,施泻法,每日1次,3-5次为1疗程。

耳针:主穴取肺、咽喉、神门,配穴取皮质下、肾上腺、大肠、平喘,每次用主、配穴各1-2个,每日1-2次,针刺或贴压。

&&&&


卵巢早衰验方_夏桂成
冠心病验方_陈可冀
间质性膀胱炎验方_刘尚义
急性肾盂肾炎验方_刘尚义
不孕症验方_刘尚义
不孕症验方_刘尚义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