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食善饥验方

【症状】多食善饥或饥而进食不多,眩晕耳鸣,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悸失眠,咽干消瘦,腰膝酸软,或眼突手颤,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

【辨证分析】本型多由上二型火盛日久伤阴,导致阳热偏亢而形成。因此,本型属虚热证,而以肝、肾、胃的阴虚较常见。

其临床表现除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颧红、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等阴虚之象外,

特有症状为多食易饥或饥而进食不多,两眼突出、干涩或胀痛,两手颤抖或抖动等。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热证,虚证,阳证。病机:肝肾(胃)阴虚,阳热偏亢,虚火消谷。

【治法】滋阴降火,安神息风。

本型多食善饥乃阴虚火旺所致,故治疗当滋补肝肾(胃)阴液以潜降虚火为主;火盛则扰神动风,故佐以安神息风兼顾其标。

【方剂】以加减知柏地黄汤为主方:

【组成】生地黄20g,山药10g,山茱萸10g,茯苓10g,牡丹皮10g,知母10g,黄柏10g,黄连5g,麦冬12g,白芍15g,钩藤15g(后下)。

水煎服。

方中生地黄、知母滋阴降火,为主药;山药、山茱萸补肝肾,黄桕、牡丹皮清虚热,并为辅药;黄连、麦冬清心安神,白芍、钩藤柔肝息风,茯苓交通心肾,共为佐使药。

若心烦失眠突出,加酸枣仁15g,远志10g,莲子10g;

若手颤不止,加牡蛎15g(先煎),鳖甲10g(先煎),龟甲10g(先煎);

若颈前瘿瘤明显,加夏枯草15g,浙贝母10g,海藻15g。

****验方成药

黄连、天花粉各250g,共研粗末,鲜地黄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以牛奶送服50丸,每日2次。适用于胃热、阴虚型。

夏枯草24g,黄药子、黄芪、茯苓各12g,制半夏9g,蜈般2条,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肝火挟痰型。


青春期功血验方_孙幼立
2型糖尿病验方_孙幼立
慢性肾盂肾炎验方_孙幼立
冠心病验方_孙幼立
胃下垂验方_孙幼立
胃溃疡验方_孙幼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