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泄泻清稀完谷不化,喜暖喜按,或黎明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面浮肢肿,夜尿增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过食生冷或久病体虚,损伤脾阳而累及肾阳,或房劳太过、年老体衰,肾阳式微而损及脾阳(又称火不暖土),两阳俱虚而成。本型与上型泄泻皆属虚证,但二者同中有异,
本型为脾肾阳虚,上型为脾气虚,显然前者比后者病重而复杂。
本型的辨证要点,一是泄泻清稀而完谷不化,或五更泻;
二是脾阳虚和肾阳虚的表现,如脘腹冷痛、呕恶、肠鸣和腰膝酸软、肢肿、夜尿多并见;
三是一般虚寒征象,如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等。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寒证,虚证,阴证。病机:脾肾阳虚,温胞、气化功能减退,水湿下趋。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涩肠。
本型泄泻乃脾肾两脏的阳气衰微所致,故温补脾肾以壮二脏之阳为治本之法;阳虚则脏气不固、津液不化而久泻不止,故佐以益气涩肠。
【方剂】以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味为主方:
【组成】制附子10g,干姜10g,党参15g,白术12g,炙甘草6g,补骨脂12g,五味子6g,肉豆蔻10g,吴茱萸6g,山药10g,砂仁4g(后下)。
水煎服。
本方附子、干姜振奋脾肾阳气,为主药;补骨脂、五味子温补肾阳以止泻,肉豆蔻、吴茱萸温脾散寒以涩肠,为辅药;党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砂仁理气散寒,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若久泻气陷,气坠脱肛,加黄芪15g,金櫻子12g,石榴皮10g;
若大便滑脱不禁或便血不止,加赤石脂15g,禹余粮15g,五倍子6g。
****验方成药
藿香正气丸,每次服6g,每日3次。适用于寒湿型。
木香槟榔丸,每次口服3-6g,每日2-3次。适用于湿热型。
保和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2-3次。适用于食滞型。
香砂六君丸,每次口服6g,每日3次。适用于脾气虚型。
桂附理中丸,每次口服6g,每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型。
暖脐膏,贴脐,隔日更换1张。适用于寒湿型和阳虚型。
针灸疗法
体针:寒湿型,取足三里、阴陵泉、天枢,用泻法加灸;湿热型,取大肠俞、足三里、曲池,用泻法;食滞型,取足三里、天枢、大肠俞,用泻法;脾虚型,取大肠俞、天枢、阴陵泉,用补法加灸,并灸百会、脾俞、胃俞;阳虚型,取复溜、气海,用补法加灸,并灸脾俞、肾俞、神阙。每日1次,实证5天为1疗程,虚证10天为1疗程。
艾灸:隔姜、隔盐等温灸神阙、关元、中极等穴。适用于寒证和虚证。
拔罐:取神阙、天枢、气海、大肠俞等穴。
&&&&
胁痛验方_李今庸
胁痛验方_段富津
胁痛验方_段富津
胁痛验方_段富津
胁痛验方_洪广祥
胁痛验方_洪广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