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便血暗红或紫黑,或先便后血,大便溏薄,脘腹隐痛,喜暖喜按,食少纳呆,食后腹胀,神疲乏力,面白或萎黄,或畏寒肢冷,舌色淡苔白脉细缓。
【辨证分析】本型多由饮食不当、劳累过度或大病体衰,脾气渐虚,脾脏统血功能减退所致。因此,本型与上三型实证明显不同,
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一是起病缓慢,时轻时重,病程迁延;
二是便血暗红或紫黑,淋漓不尽,或先便后血,大便溏薄;
三是一般脾气虚症状,如食少纳呆、食后腹胀、脘腹隐痛、喜暖喜按、面白萎黄、舌淡脉弱等。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虚证,阴证。病机:脾胃气虚,统血乏力,血溢脉外。
【治法】健脾益气,涩肠止血。
本型乃脾气虚不能统血所致,因此,健脾益气实为治病求本之法;便血日久则肠虚不固,故当佐以收敛涩肠以止血。
【方剂】以加减补中益气汤为主方:
【组成】黄芪30g,人参5g,白术12g,陈皮6g,当归10g,升麻6g,炙甘草6g,白芨10g,地榆12g,仙鹤草15g。
水煎服。
本方黄芪、人参健脾益气以统血,为主药;白术健脾,陈皮理气,当归活血,共为辅药;白芨、地榆、仙鹤草涩肠止血,为佐药;升麻、甘草升阳和中,为使药。
若脾胃阳虚,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加制附子6g,炮姜8g,艾叶10g;
兼气虚下陷,久泻久痢,气坠脱肛,加柴胡6g,枳壳15g,黄精12g;
若便血日久不愈,滑脱不禁,加赤石脂15g,五倍子6g,海螵蛸10g。
****验方成药
仙鹤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热伤血络型。
疏肝安胃汤:丹参、白芍各30g,百合、瓦楞子各20g,乌药、浙贝母各15g,黄芩、甘草各12g,栀子、木香各6g,水煎服。适用于肝胃火盛型。
六味煎:瓦楞子30g,丹参15g,香附14g,当归、白芍各12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胃肠血瘀型。
海螵蛸、白芨、甘草各等量,研极细末,每次服3g,每日3次。适用于虚证便血。
内痔汤:槐花50g,三棱、茜草、枳实各40g,三七1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内痒出血。
针灸疗法
体针:取内关、足三里、大肠俞、血海、三阴交等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加灸。内外痔,可加刺次髎、长强、承山。每日或隔日针1次,7次为1疗程。
耳针:取胃、小肠、大肠、脾、神门、交感、皮质下等,每次选2-3穴,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
糖尿病验方_刘祖贻
糖尿病验方_李今庸
糖尿病验方_李今庸
糖尿病验方_李今庸
糖尿病验方_李今庸
糖尿病验方_李今庸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