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肿验方

【症状】下肢浮肿,腹部胀大或鼓胀,腹壁青筋暴露,面色黧黑,胁下痞块拒按,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食少脘痞,二便不畅,肌肤甲错,舌紫暗苔垢腻,脉沉涩。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肝郁气滞日久,或长期酗酒,肝脾湿热蕴结,络脉瘀阻,水湿停聚中焦而致。本型与前二型同属实证,但本型病位在肝脾,病邪以瘀血、水湿为主,热象不显。其辨证要点,

一是本型虽可四肢浮肿,但以腹大胀满或鼓胀突出为主症;

二是肝脾血瘀之征明显,如腹壁青筋暴露、胁下痞块坚硬拒按、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紫暗等;

三是本型多由肝、脾病证迁延不愈而逐渐形成,病程长而后期常兼虚象。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实证,阴证。病机:肝脾不和,气血瘀滞,络阻水停。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本型病机以瘀血阻络为关键,故活血化瘀以通络为首要治则;浮肿、腹水乃气化受阻、水邪内停的表现,故佐以行气利水。

【方剂】以膈下逐瘀汤合五苓散加减为主方:

【组成】五灵脂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柴胡10g,香附10g,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2g,桂枝10g,丹参30g。

水煎服。

方中五灵脂、丹参活血祛瘀以通络,为主药;桃仁、红花、当归助主药化瘀通络,为辅药;茯苓、猪苓利水渗湿以消肿,桂枝化气行水,白术健脾燥湿,共为佐药;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并引诸药直达病所,为使药。

若血络瘀甚,胁下刺痛,肿块坚硬,加穿山甲10g,土鳖虫6g,莪术12g;

若肿甚喘满,加葶苈子12g,桑白皮15g,槟榔12g;

兼吐血、便血,加侧柏叶15g,茜草15g,三七粉2g(吞服);

兼气血虚,加人参5g,黄芪15g,枸杞子10g。


脑瘤验方_朱良春
脑瘤验方_周仲瑛
脑瘤验方_周仲瑛
脑瘤验方_周仲瑛
脑瘤验方_周仲瑛
鼻咽癌验方_李济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