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形体消瘦,口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食入即吐,烦热口臭,牙龈红肿灼痛化脓,或齿衄吐血,胃脘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有力。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过食辛热肥甘,胃热渐生,或外邪人里化热,胃热炽盛所致。因此,本型属里实热证,与上三型虚证迥异。其临床特点,
一是虽消谷善饥、渴喜冷饮,饮食量大增,却曰渐消瘦;
二是胃热内蕴、纳降失常的症状明显,如烦热口臭、牙龈肿痛、胃脘灼痛或食入即吐、便秘尿黄、舌红苔黄燥等。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热证,实证,阳证。病机:胃热炽盛,灼伤胃津,纳化失常。
【治法】清胃泄热,生津和胃。
本型消瘦乃胃热炽盛,纳化失常引起,故清胃泄热以恢复其正常纳化功能,为治本之法;热盛必伤津,故佐以生津和胃。
【方剂】以清胃散合玉女煎加减为主方:
【组成】黄连10g,牡丹皮10g,生地黄12g,当归10g,升麻6g,生石膏30g,知母10g,麦冬10g,川牛膝10g,栀子10g,甘草6g。
水煎服。
方中黄连、石膏清泄胃热,为主药;栀子、牡丹皮泻火凉血,生地、知母清热生津,共为辅药;当归、川牛膝活血通络,并引血下行,为佐药;升麻、甘草泻火解毒,兼引诸药直达胃经,为使药。
若牙龈红肿、溃烂,加黄芩10g,连翘10g,玄参12g;
齿衄或吐、衄血,加赤芍12g,墨旱莲30g,白茅根30g;
便秘、腹胀或痛,加生大黄10g(后下),瓜蒌仁10g,枳实10g。
头晕验方_成肇智
头痛验方_成肇智
头痛验方_成肇智
头痛验方_成肇智
头痛验方_成肇智
头痛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