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225;
泻肝散[直指]
泻肝散[银海精微]
Powder for Purging Liver-Fire
(from Essentials of Ophthalmology)
组成
用法
上水煎。每服二钱,食后服。
主治
①《直指》:肝热,赤眼肿痛。②《济阴纲目》:肝实热,眼昏痒痛,全无翳障,头亦不旋或五脏风毒,突起睛高,倒睫拳毛,及时行暴赤。
宜忌
《张氏医通》:详此四味,治白睛赤痛则可,治风轮赤痛则不可。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225;泻肝散[得效]
组成
用法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食后温服。
主治
乌风,眼虽痒痛,而头不旋,但渐渐昏暗,如物遮定,全无翳障,或时生花,此肝有实热。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225;泻肝散[得效]
组成
麦门冬(去心)二两、大黄、黄芩、细辛、芒消各一两,黑参、桔梗各两半。
用法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食后服。
主治
辘轳转关外障。
备考
方中麦门冬,《秘传眼科龙木论》作"天门冬"。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225;泻肝散[秘传眼科龙木论]
组成
大黄、知母、芒消、车前子、茺蔚子、黄芩、天冬各一两,黑参一两半。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温服。
主治
睑硬睛痛外障。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225;泻肝散[银海精微]
组成
用法
为散服。
主治
小眦赤脉传睛。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225;泻肝散[银海精微]
组成
黄芩、桔梗、芒消、大黄、黑参、羌活、车前、当归、知母各一钱,龙胆草五分。
用法
上为末。水煎服。
主治
①《银海精微》:眼生翳如萝卜花,或鱼鳞子,入陷如碎米者。②《金鉴》:雷头风内障。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225;泻肝散[银海精微]
组成
归尾、大黄、黄芩、知母、桔梗、茺蔚子、芒消、车前子、防风、赤芍药、栀子、连翘、薄荷各等分。
用法
每服六钱,水煎服。
主治
玉翳遮睛。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初起时如碎米,久则成片遮满乌睛,凝结如玉色。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225;泻肝散[医统]
组成
苍术、枳壳、赤芍药、归尾、川芎、黄连、柴胡、香附子、甘草各五分,大黄二钱、朴消一钱。
用法
上药用水二盏,煎一盏,纳消、黄,再煎二三沸,半饥温服。
主治
脾经湿热壅郁,上攻于目,以致眼目肿痛如桃,睑皮肿胀,内搓目睛。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225;泻肝散[准绳·类方]
组成
升麻、大黄、赤芍药、黄芩、薄荷、栀子、木贼、陈皮、黄连、朴消、菊花、甘草、防风、五灵脂、葶苈、细辛各等分。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为散亦可,水煎,食后服。
主治
旋胪泛起。
加减
老人,加枳壳、厚朴。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226;泻肝散[金鉴]
组成
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连翘(去心)、栀子(生)、龙胆草、大黄、羌活、甘草(生)、防风。
用法
引用灯心,水煎服。
主治
疳热上攻,眼疳成痒湿赤烂,胞肿疼,白睛生翳,渐遮满,流泪羞明,目不睁。
补肺汤加减(《妇人良方》)
沙参麦冬汤加味(《温病条辨》)
桑菊饮加味(《温病条辨》)
定喘汤加减(《摄生众妙方》)
杏苏散加减(《温病条辨》)
理中汤加减(《伤寒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