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证:皮肤瘙痒,有疹或无疹。
副证:皮疹复盖或不复盖银屑,遇热瘙痒加重,得冷瘙痒、皮疹减轻,心烦口渴,咽痛尿赤。
舌脉:舌苔薄黄、舌尖红,脉浮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证。
(2)具备副症中任何两项。
(3)具备典型舌脉。
(4)诸证有遇热加剧,得冷则缓的表现。
【证候分析】
本症为外感风热之邪所致,风热之邪蕴于肌肤,闭塞腠理,郁而化燥、化热;
化燥则肌肤失养,皮肤发疹或层起白屑;
化热灼伤津液,心烦口渴咽痛。
风邪郁之,瘙痒不止。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或弦数,均属风热为患。
【治疗法则】
疏风散热。
【代表方剂】
(1)内治法:本证多以内治为主:多用消风散。
(2)外治法:黄连膏、黄柏膏、炉甘石洗剂等、防风通圣散。
【方药加减】
白庀:也称:庀风”、“松皮癣”又名“牛皮癣”;现代医学称作“银屑病”,多数医家认为是一种顽症。临床特点,初发为针头玉扁豆大的炎性扁平丘疹,迅速增大为钱币大或更大淡红色浸润斑,境界清楚,上复盖多层云母状银白色鱗屑。多发生于四肢伸恻及肘膝部,常左右对称,自觉瘙痒。临床用物轻刮鱗屑,银屑脱落至最下面可显示淡红色有光泽的膜样表面,继续轻刮可见点状出血。病程长久,易受风热之邪面触发。严重者头顶及周身皮肤灼红,大量脱屑,治疗多选用消风散加丹皮、生地:脱屑多者加当归,徐长卿;头皮多者加升麻、荆芥。
痒风:又称“风痒’“风瘙痒’“血风疮”。本症主要以皮肤瘙痒为其特点,并无明显原发性皮疹。好发老年人,多呈阵发性剧烈瘙痒。有局限性,亦有全身性皮肤瘙痒,发作常有定时,瘙痒每遇风热,或与精神变化,入睡前,饮酒及食辛辣刺激物等引起。一经发作,短者仅数分钟,长者可达数小时。因瘙痒难于遏止,必须强力搔抓,有时甚至借助器械搔抓,或直至皮破血流,感觉疼痛,始可住手,以致皮肤抓痕累累。瘙痒平息后又毫无感觉由于频繁强烈搔抓,皮肤常出现色素苔藓化损害,治疗用消风散加金银花、丹皮;痒剧者加全蝎、白瘐藜、蝉衣。
风疹块:又称“瘾疹”,其特点是突然发作,随皮肤瘙痒后,即迅速出现疹块,疹块扁平高于皮肤,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境界清楚,多呈潮红色或苍白色。发无定处,可局部出现或泛发全身,瘙痒无度,随抓随起,并有灼热感。部分病者搔抓后随手起素条状疹块或相互融合成片,此起彼伏,可于一日内反复发作,遇热则剧,得冷便缓,丘疹数小时内自然消退,而不留任何痕迹。治疗宜服消风散或防风通圣散,外用炉甘石洗剂。
血疳:亦称“风癖”、“风热疮”,本病无明显诱因先于身沣某处出现一块淡红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斑丘疹,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同拇指甲大小,渐由淡红色变为橙黄或淙红色,孤立散在,上有细小而薄的鳞屑或轻度苔藓样变,自觉瘙痒。此后在身体其它部位便散在或密集出现同样的斑丘疹,搔抓后无明显出血点。多发于身躯及四肢近端,病程数周。治愈后不留任何痕迹,很少复发。治疗宜用消风散或防风通圣散。斑色红艳者加紫草、丹皮,搔抓较剧者加地肤子、白芷。
【类证鉴别】
皮肤风热证与皮肤湿热证:其中热证表现为二者的共同点,症见遇热则剧,得冷便缓,以及咽痛目赤,心烦不安等。而其兼症,风与湿各有根本不同的临床表现,风邪多变,无微不入,人体患病由风邪所染者较多,故有“风为百病之长”风盛则痒。又因人体质而异表现着不同的症状,瘙痒就为皮肤风热证的主证。
皮肤湿热乃为湿热互结,滞留肌肤,泛发水泡为其主证。其它临床表现之不同诸症,详见方药加减项。
【现代研究】
白庀(牛皮癖、银肩病),痒风,风疹块等病常见本证。对其机理及诊断方法多有探讨。
(1)本证的现代医学机理研究
“白庀”又名牛皮癖,现代医学称作银屑病,在国内外对本病防治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之后,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其病因。有人认为系一神病毒感染或自体免疫病;亦有人提出为变态反应;近年研究证明HL-A抗原与本病有关,为一种多基因遗传,其中包括多遗传基因,自然界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三者相结合,即可发生显发性银屑病。还有人提出该患的病人鱗屑中环磷腺苷缺乏,可能为其发病因素之一。
痒风,现代医学称作皮肤瘙痒症。经有些人研究认为与人的体质或外界剌激有关,体内如代谢障碍,内分泌,变态反应,神经功能障碍等:外界刺激如气候变迁,内看衣物,外用药物等与皮呋瘙痒有直接密切的关系。
风疹块,现代医学之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已证实大多数荨麻疹属于第Ⅰ型变态反应,只要某些刺激因子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其释放组织胺,均能引起荨麻疹。
血疳与现代医学色素性紫瘢性苔藓样皮炎相似,其病因可能与胆固醇代谢障碍,肝功能改变,血管营养神经功能或毛细血管脆性改变有关。
(2)本证的现代医学诊断方法
微血管镜检査:
借助光学原理,直接观察机体微循环的生理变化,可作为银屑病等辅助诊断标准.
嗜碱细胞脱颗粒试验:根据第Ⅰ型变态反应原理,已观察到机体对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时,即发生嗜碱细胞脱颗粒现象。利用这一试验对于某些急性过敏反应具有诊断价值。
热郁胸膈证
燥热伤肺证
燥热侵袭肺卫证
热痞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痰气痞证(半夏泻心汤证)
痰迷心窍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