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目眩晕
副症:心悸,短气,咳喘,呕吐,清水痰诞。
舌脉:苔白滑,脉沉紧。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任何二项加典型舌脉。
【证候分析】
伤寒邪在太阳当汗,若误施吐下,损伤脾胃之阳,致中虚水气上逆而心下逆满,气上冲胸;
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则心阳被遏,上蒙清阳,故起则头眩,心悸气短;
寒凝则水饮不化,故见呕吐清水痰涎。
【治疗法则】
温阳健脾,利水化饮。
【代表方剂】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方药加减】
痰饮: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头目眩晕,胸脘痞满,恶心吐涎,苔白滑脉弦滑时可依本方酌加陈皮、半夏、菖蒲、远志,送服朱砂细未。
咳喘:临床表现为咳喘痰促,痰多色白或咳吐稀白痰,苔白,脉弦时,可依本方酌加泽泻、半夏等。
【类证鉴别】
(太阳)水气上逆证与阳虚水泛真武汤证明:二者皆属阳虚水停为患,均有“呕、咳、喘、悸、眩”五大症状,前者系误施汗下,损伤脾胃阳气,致中阳不振,水饮内聚,逆动于上。后者因太阳病发汗太过损伤了下焦肾阳或因少阴阳虚阴盛,致下焦肾阳衰微,不能化气行水,水气泛滥为害。一为脾虚水停,一为肾虚水泛,其病有中下之分,本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目眩晕之症较著,病势本证较轻,真武汤证较重,如前者为振振摇,后者为振振欲擗地。故二证亦不难区别。
【现代研究】
北京中医院芒中医丁化民氏用五苓散治疗青光眼偏脾虚湿滞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顾仁氏使用本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含证、颅内压增高症等均获良效。
(《伤寒论汤证新编》)
膀胱虚寒证
脾虚痰凝证
血虚生风化燥证
邪毒瘀滞深部肌肉证
阳明燥实证(调胃承气汤证)
阳盛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